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气化铁道牵引网串联补偿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作 者: 郑俊峰
导 师: 王富荣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关键词: 串联补偿 电气化铁道牵引网 自控系统 PLC
分类号: U223.5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铁路高速、重载发展步伐的加快,牵引网电压损失增大,从而使牵引网末端电压降低,部分供电臂末端甚至低于非正常状态网压最低要求(19kV),导致列车无法运行,需采取措施,提高牵引网末端电压,以保证列车正常运行。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供电臂首端或中间串联电容进行补偿,它主要用于减少牵引网阻抗,起到提高牵引网末端电压的作用。本课题以南昆铁路串联电容补偿工程为背景,首先介绍了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串补的基本理论、作用和装置容量的计算方法;然后介绍了牵引变电所和区间两种串补装置的设计。串补自控系统设计中,首先针对以前的串补装置控制的缺点,提出了远程控制的系统设计方案,采用半双工主/从通信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下位机程序设计中,PLC程序采用模块化的思想进行编程,便于以后的修改与维护;接着介绍了上位机的设计和人机界面的功能。最后介绍了上位机和下方监控单元通信的设计。串补装置投入牵引网后会对距离保护装置动作可靠性带来影响,然后根据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应对措施。最后,在南昆铁路现场进行了串补装置电压补偿试验,并在论文最后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该串补装置自2006年投入运行至今,运行良好,经试验验证,在重载、高速工况下,将牵引网末端网压从串补投入前的17.6—18.9kV稳定提高到20kV以上,完全满足了铁路运输的要求,保证了南昆线运输能力的提高。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3
  1.1 课题的来源和背景  9-10
  1.2 串联电容补偿的现状分析  10-11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2
  1.4 论文所做的工作  12-13
第2章 牵引网电压损失与串联电容补偿原理  13-20
  2.1 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  13-14
  2.2 牵引网的电压损失及其影响  14-15
  2.3 串联电容补偿原理  15-17
    2.3.1 串联电容补偿原理  15-17
    2.3.2 电容补偿度  17
  2.4 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容量的选择  17-20
第3章 串补装置的电气设计  20-27
  3.1 牵引变电所串补装置的电气设计  20-24
    3.1.1 串联电容器组的设计  20-22
    3.1.2 串补装置主接线的设计  22-24
  3.2 区间串补装置的电气设计  24-27
第4章 串补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7-51
  4.1 串补自控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  27-29
  4.2 控制柜的设计  29-34
    4.2.1 控制柜控制原理  29-31
    4.2.2 控制柜布局与接线  31-33
    4.2.3 控制柜的电源设计  33-34
  4.3 下方监控单元硬件设计  34-37
  4.4 下方监控单元软件设计与实现  37-45
    4.4.1 编程软件介绍  37-38
    4.4.2 控制程序流程图  38-39
    4.4.3 主程序(MAIN)  39-40
    4.4.4 信号处理子程序(XHCL)  40-42
    4.4.5 控制输出子程序(KZSC)  42-45
  4.5 上位机的设计  45-47
    4.5.1 上位机监控软件的介绍  45-46
    4.5.2 上位机的设计  46-47
  4.6 自控系统通信的设计  47-51
    4.6.1 自控系统网络通信方式  47-48
    4.6.2 上位机通信的设计  48-49
    4.6.3 下方监控单元通信的设计  49-51
第5章 串补装置对牵引网距离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51-56
  5.1 常规牵引网距离保护的原理  51-52
  5.2 串补装置对牵引网距离保护的影响  52-53
  5.3 采取的措施  53-56
第6章 现场试验与数据分析  56-62
  6.1 串补装置电压补偿试验  56-61
    6.1.1 试验数据采集  56-61
    6.1.2 试验数据分析  61
  6.2 串补装置的运行结果  61-62
结论  62-63
致谢  63-64
参考文献  64-6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7

相似论文

  1. 交联电缆生产线电控系统的研制,TP273.5
  2. 基于气体还原法的钢丝镀锌自动化生产线关键技术的研究,TQ153.15
  3. 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研究,X703
  4. 太阳能冷热暖三联供热泵机组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TK511.2
  5. 立体车库实验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U491.71
  6. 湿煤干燥机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研究,TP273
  7. 测试厂房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273
  8. 海南省清澜污水处理厂工程自控系统的设计,X703
  9. 基于模糊逻辑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及仿真研究,U491.54
  10. 模糊Smith控制在PLC中的实现及应用,TP273
  11. 球笼万向节外套滚道节圆直径自动检测技术研究,TG80
  12. 柔性制造教学系统的开发,TH165-4
  13. 车载式不压井维修设备控制系统设计,TE935
  14. 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研制,TH137
  15. 基于洗净率的洗涤龙相关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TP273
  16. 红外测温控制系统与多步段热处理炉监控系统,TG155.1
  17. 捣固车自动引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U216.6
  18. 基于NIOSⅡ的PLC系统,TP273
  19. 红外线加热式热疲劳试验台的研究与开发,TH871.3
  20. 水介质电磁阀测试系统基于综合设计法的研究,TH89
  21. 快速闸门卷扬启闭机智能集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TV664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铁路运输 > 电气化铁路 > 供电 > 供电技术 > 电压补偿及设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