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澳洲冷空气活动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我国相关天气的影响

作 者: 谢月玉
导 师: 王式功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气象学
关键词: 澳洲冷空气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遥相关 中国大陆降水 澳洲冷高压
分类号: P4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澳洲冷空气活动通过加强西南气流,继而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系统。副高的准确预报对我国天气特别是汛期降水预报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分析澳洲冷空气活动对副高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1948年~2003年NCEP再分析的格点资料及1971年~2000年长江中下游降水资料,利用相,分析及谱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澳洲冷空气活动与滞后副高指数变动关系,同时也进一步分析了澳洲冷空气活动与长江中下游降水的遥相关,得出了一些有新意的研究结果,主要结论如下:(1) 1月份,澳洲大陆为热低压控制,副高东退入海,赤道附近有明显的从北向南的越赤道气流;7月份澳洲大陆处冷高压控制中,副高北抬西伸影响亚洲大陆,赤道附近有强的由南向北越赤道气流。(2)澳洲冷空气活动具有10~15天的相对长周期和7.5~8.6天的相对短周期。副高强度指数逐日变化值与副高脊线指数逐日变化值都具有7.5~8.6天的主周期,这正好与澳洲冷空气活动7.5~8.6天的短周期相对应。(3) 6月份,澳洲变温与滞后5天的脊线位置变化呈显著负相关,与滞后10天的强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7月份,澳洲变温与滞后8天的脊线指数变化及面积指数变化呈显著负相关,与滞后10天的强度指数变化及滞后11天的西伸脊点变化呈显著负相关;8月份,澳洲变温与滞后5天的面积指数变化呈显著负相关,与滞后10天的西伸脊点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滞后的副高指数变化值与澳洲变温存在较好线性相关。(4)当澳洲有较强冷空气活动后,加强了越赤道气流,继而导致副高有明显的北抬过程,副高北抬过程滞后澳洲冷空气活动的时间约为一周。(5)澳洲变温与涝年长江中下游降水存在着7.7天的遥相关。在7.7天周期时澳洲变温与涝年长江中下游降水呈现同位相振荡,当澳洲有冷空气活动时经7.3天后影响长江中下游降水。影响过程为:澳洲有较强冷空气活动时,副高北移,长江中下游受副高控制,晴天少雨;澳洲较弱冷空气活动时,副高南退,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副高边缘控制,呈现多降水天气。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第一章 绪论  10-18
  1.1 南半球冷空气活动研究回顾  10-12
    1.1.1 南半球大气环流的基本形势  10
    1.1.2 南半球冷空气活动情况  10-11
    1.1.3 南半球冷空气活动对北半球影响的研究  11-12
  1.2 澳洲冷空气活动研究  12-13
    1.2.1 天气学研究  12-13
    1.2.2 数值模拟研究  13
  1.3 澳洲冷空气活动对副高影响的研究  13-14
  1.4 存在的问题  14
  1.5 本文研究内容  14-15
  参考文献  15-18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18-25
  2.1 资料  18
    2.1.1 NCEP 再分析资料  18
    2.1.2 降水资料  18
    2.1.3 副高脊线位置资料  18
  2.2 资料处理  18-20
    2.2.1 澳洲冷空气活动定义  18-19
    2.2.2 副高指数选定与修正  19-20
  2.3 研究方法  20-23
    2.3.1 功率谱方法  20-21
    2.3.2 相关分析方法  21
    2.3.3 交叉谱分析  21-22
    2.3.4 凝聚谱与位相差谱  22
    2.3.5 带通滤波  22-23
  参考文献  23-25
第三章 澳洲环流特征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分析  25-37
  3.1 冬季(1月份)  25-27
  3.2 夏季(7月份)  27-30
  3.3 过渡季(4月和10月)  30
  3.4 经向垂直环流  30
  3.5 小结  30-35
  参考文献  35-37
第四章 澳洲冷空气活动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  37-51
  4.1 功率谱分析  37-42
    4.1.1 澳洲变温功率谱  37-40
    4.1.2 副高指数功率谱分析  40-42
  4.2 澳洲冷空气活动与副高指数变化的关系  42-49
    4.2.1 澳洲变温与副高脊线位置变化的滞后关系  42-45
    4.2.2 澳洲变温与副高强度指数变化的滞后关系  45
    4.2.3 澳洲变温与副高面积指数变化的滞后关系  45-47
    4.2.4 澳洲变温与副高西伸脊点变化的滞后关系  47-48
    4.2.5 澳洲变温与副高各指数变化的综合滞后相关分析  48-49
  4.3 小结  49-50
  参考文献  50-51
第五章 澳洲冷空气活动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的个例分析  51-66
  5.1 澳洲冷空气活动过程  51
  5.2 1968年6月20~22日过程  51-57
  5.3 2002年8月10~12日过程  57-64
  5.4 对比分析  64
  5.5 小结  64
  参考文献  64-66
第六章 澳洲冷空气活动与长江中下游降水过程的联系  66-73
  6.1 功率谱分析  66-68
  6.2 交叉谱和带通滤波分析  68-70
  6.3 副高的“桥梁”作用  70-71
  6.4 对比分析  71
  6.5 小结  71-72
  参考文献  72-73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73-75
  7.1 全文总结  73-74
  7.2 讨论  74-75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75-76
致谢  76

相似论文

  1. 中国雨季降水气候态季节内振荡主模态的特征研究,P732
  2. 北极涛动/北半球环状模指数异常事件成因的个例分析,P434
  3. 西太平洋遥相关型的环流结构特征及其与我国冬季气候的关系,P731.27
  4. 中国的云气候学特征分析,P468.027
  5. 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场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研究,P468.024
  6. 我国东部夏季降水极值的时空特征及其遥相关研究,P468.024
  7. 宁夏春季沙尘暴变化规律、环流背景及其与北极海冰的遥相关关系研究,P445.4
  8. 黑潮海温异常的机制及其对我国降水影响的研究,P731.1
  9. 南极海冰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天气气候的关系,P461.2
  10. 器测时期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时空规律研究,P467
  11. 全球低频遥相关年代际变化规律研究,P467
  12. 北极海冰气候变率的模拟研究,P732
  13. 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型振荡和南半球高纬度气候异常之间的遥相关及动力机制解释,P724
  14. 亚洲—太平洋夏季风的遥相关及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P426.6
  15. 南大洋风应力和淡水通量在全球海—气耦合系统中的作用,P731
  16. ENSO与北半球冬季环流的非线性关系,P434
  17. IOD与北半球对流层大气之间遥相关模态的确定及动力机制探讨,P434
  18. 一个新的东亚冬季西风急流指数与相联系的东亚冬季风异常,P425.42
  19. 山东夏季降水异常与大气环流的关联,P434
  20. 器测时期青藏高原降水时空变化规律探讨,P467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气象学) > 动力气象学 > 大气环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