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资源丰裕度重判的陕北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作 者: 杨白洁
导 师: 曹明明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资源丰裕度 陕北 资源可持续利用
分类号: P96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7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利用的指导原则,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和景观格局有着天然联系,资源利用在此关联域中居于主导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的过程,就是处于资源问题关联域中心的人,重新认识资源,在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中综合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资源重整的过程。本文由理论之间的联系入手,分析了资源利用必须考虑的相关领域,围绕陕北地区突出的“资源诅咒”问题,对该区的自然资源丰裕度进行了重新判定。即依据绿色GDP核算体系和环境资源价值论,联系以往广泛开展的资源评价工作,结合可得的数据,提出了重新判定资源丰裕度的指标体系,并采取熵权法进行各指标的权重测算,对于陕北地区各区县的资源丰裕度进行测定。然后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陕北地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重整对策。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资源诅咒”现实的存在使得对于资源丰裕度进行重新判定成为必要。本文通过分析环境、资源、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选取反映光、温、水、热、土、植被、生物资源等环境要素的指标,与常用的资源丰裕度测量指标——矿产能源指标结合,组成新的资源丰裕度指标体系,并选择能提供指标信息量的熵权法为各指标计算权重值。(2)陕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被普遍认为是资源密集区,但区域内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不同区县之间贫富差距巨大,虽然经济增长迅速,但整体仍属于贫困区。目前在资源开发区,产业单一化,依赖于资源产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而在非资源开发区,经济发展陷入困境。(3)照本文的算法,洛川县资源丰裕度为最高,佳县最低,延安与榆林各区县的资源丰裕度各有高低。榆林市中,神木县和靖边县具有较高的资源丰裕度。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6县构成一处资源丰裕度相近的地理集中区域。一半以上的区县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发展组合处于两维空间分域的最低域内。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1 绪论  9-20
  1.1 选题背景  9-10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0-13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0-12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13
  1.3 理论研究  13-18
    1.3.1 可持续发展  13-16
    1.3.2 在复合生态系统中重整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6-18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8-20
    1.4.1 研究方法与内容  18
    1.4.2 资料来源  18-19
    1.4.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19-20
2 资源丰裕度重判—理论研究  20-30
  2.1 重新认识自然资源  20-23
    2.1.1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  20
    2.1.2 资源丰裕度辨析  20-21
    2.1.3 资源诅咒  21-23
  2.2 资源丰裕度指标体系确定  23-27
    2.2.1 资源丰裕度  23-24
    2.2.2 绿色GDP与资源环境说  24-27
    2.2.3 资源丰裕度重判指标确定  27
  2.3 应用熵权法为资源丰裕度指标体系赋权  27-30
    2.3.1 熵权法基本原理  27-28
    2.3.2 熵权法计算方法  28-30
3 陕北地区的资源丰裕度重判—实证研究  30-56
  3.1 陕北地区资源环境现状  30-36
    3.1.1 行政区划  30
    3.1.2 自然资源  30-31
    3.1.3 资源特征  31-36
  3.2 经济发展现状  36-43
    3.2.1 经济快速发展  36-37
    3.2.2 总体贫困,县区之间贫富差距悬殊  37-38
    3.2.3 陕北地区各县区产业结构分析  38-42
    3.2.4 陕北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剖析  42-43
  3.3 陕北地区资源丰裕度重新测算  43-56
    3.3.1 陕北地区资源丰裕度指标标准化  44
    3.3.2 各个指标信息熵的确定  44
    3.3.3 各个指标权重的确定  44-45
    3.3.4 采用综合评价法评价各区域的资源丰裕度  45-47
    3.3.5 对于资源丰裕度的分析  47-56
4 资源重整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56-65
  4.1 陕北地区各区县资源利用面临的困境  56-58
    4.1.1 显著的区域分化  56-57
    4.1.2 资源诅咒的威胁  57-58
  4.2 普遍性问题  58-61
    4.2.1 资源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  58-59
    4.2.2 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  59-60
    4.2.3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性因素  60-61
  4.3 资源重整对策  61-65
    4.3.1 正确认识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资源现状  61
    4.3.2 摆脱对资源产业的依赖,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61-62
    4.3.3 平衡利益关系,征收资源税,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  62
    4.3.4 保护资源环境,稳定生态承载力  62-63
    4.3.5 以系统工程手段制定规划方略  63
    4.3.6 建立合理的制度,应对资源诅咒  63-65
5 结论与讨论  65-67
  5.1 主要结论  65
  5.2 问题和讨论  65-67
参考文献  67-73
致谢  73

相似论文

  1. 乐舞百戏图像解析,K879.4
  2. 风景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性利用研究,G122
  3. 陕北汉画像石研究,K879.4
  4. 明清陕北灾荒研究,K248
  5. 明清陕北的学校教育研究,K248
  6. 近代陕北盐业研究,F429
  7. 新时期知青文学中的陕北叙事,I206.7
  8. 美声唱法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J616
  9. 陕北东汉画像石“神异世界”分析,K879.4
  10. 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F301
  11. 龙口市兰高镇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TV213.4
  12. 山东省农业水资源保护及循环利用研究,F323.213
  13. 陕北汉画像石装饰艺术研究,K879.4
  14. 陕北地区秦汉长城保护管理研究,K878
  15.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多目标优化分析,F223
  16. 陕北—关中段黄土湿陷性区域变化规律的研究,P642.131
  17. 陕北斜坡中东部早中侏罗世沉积体系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P618.13
  18. 岑巩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F301
  19. 陕北民间匠作彩画与相关传统建筑的协调保护研究,G122
  20.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西藏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F205;F224
  21. 北宋时期陕北诗歌研究,I207.2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自然地理学 > 自然资源学 > 资源开发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