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始于呐喊,终于彷徨

作 者: 张杨
导 师: 杨扬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语丝》 五四 同人杂志 文学场
分类号: G239.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同人杂志五四时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与五四文化这种纠结的关系使其本身具有空前的复杂性和与生俱来的脆弱性。《语丝》是五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同人杂志,一方面继承了《新青年》的办刊风格和文学理念,另一方面又伴随着五四走向最后的衰落。《语丝》1924年创刊于北京,1930年终刊于上海,历经了将近七年的时间。因此,研究《语丝》主要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语丝》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五四多元丰富的文学场的消解,《语丝》也由丰富、自由、多元走向单一、枯涩、缺乏生气。《语丝》的这种变化也正是五四文化本身在衰落的表征,而《语丝》则成为了一段文化的记录,它的兴衰沉浮与五四文学场的整合与破裂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以往对《语丝》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关注它的变革的力量,如对白话文的提倡以及有力的社会批判。而在这里,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它的变革力量,我们的目光也放在了它对内心的关注和情感的表达。《语丝》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同人们的喜悦与哀愁,痛苦与思索,也记录着在五四即将结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时,同人内心的焦虑以及他们对人生和自我的思考。此外,我们还应回到文学史本身,重新定位《语丝》的意义和价值。《语丝》除了散文和杂文的创作之外,还在民间文学研究、小诗的创作,翻译及直译理论等方面有所成就。在《语丝》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学表达的丰富性和广阔的创作空间。因为《语丝》的自由和宽容,文学的多样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透过《语丝》来看五四文化的变迁,从文字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学自身的发展,也有这个时代罩在人们心灵上的面纱,以及在文学背后政治、经济等错综复杂的社会图景。《语丝》像一个纯真的少年,带着五四理想灿烂的光环,却走向一个复杂而莫名的世界,在喧嚣声中走向沉寂。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引言  9-11
第一章 从文化的角度关照五四精神  11-15
  第一节 五四文学与杂志的依存关系  11-12
  第二节 不同的声音和独特的同人现象  12-13
  第三节 多元的文学场  13-15
第二章 和而不同的京记《语丝》  15-26
  第一节 从《新青年》到《语丝》  16-17
  第二节 语丝人的文学理想  17-18
  第三节 和而不同  18-26
第三章 彷徨于无地—《语丝》在上海  26-42
  第一节 同人涣散  26-27
  第二节 沉潜于内的危机  27-31
  第三节 商业文化的入侵  31-32
  第四节 杂志风格在变迁中的改变  32-42
第四章 文学史上的《语丝》  42-48
  第一节 为文学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42-43
  第二节 白话文的成熟  43-45
  第三节 翻译的成就和直译理论的影响  45-48
结语: “旧时代的宠儿,新时代的伴郎”  48-49
参考文献  49-51
附录1  51-53
附录2  53-97
后记  97

相似论文

  1. 《新社会》的“新社会”之梦,K261.1
  2. 五四之子的“赶路”人生,I207.6
  3. 五四时期研究系社会改造思想述论,K261
  4. 端木蕻良长篇小说论,I207.42
  5. 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空间的嬗变,I206.7
  6. 论意识形态与翻译的互动,H059
  7. “文学场”边缘的“80后”文学,I206.7
  8. 论布尔迪厄“文学场”,I565
  9. 路金波式营销与畅销青春文学,I206.7
  10. 山东省青岛市滨海景观设计比较研究,TU986
  11. 《语丝》的现代性追求,I206.6
  12. 五四时期马列著作的翻译及这些译作的影响,H059
  13. 她们眼中的他们,I207.42
  14. 论张爱玲对“鲁迅五四文学传统”的回应,I206.6
  15. 学潮与文人,I210
  16. 论当下“纯文学”的生存境况,I207.42
  17. 五四文学为何“覆孔孟”,I206.6
  18. 胡风编辑的同人杂志研究,I206.6
  19. 想象娜拉,I206.6
  20. 解严后眷村小说书写策略研究,I207.42
  21. “五四时期”的湖南《大公报》,G219.2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出版事业 > 世界各国出版事业 > 中国 > 出版事业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