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热协调及其应用研究

作 者: 丁希亮
导 师: 韩学山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热协调 热平衡方程式 载流量 最优潮流
分类号: TM9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6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电、输电、用电间由于输电能力不足而引起的不协调的问题是经常发生的,尤其是竞争机制的引入会使该问题更加突出。从电力系统运行角度看,解决输电能力不足要扩建、加快超高压、特高压骨干电网等建设,但是架设一条新的输电线路受到经济条件和空间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近几年来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架设一条新的输电线路更加困难。因而从主观上挖掘现有输电网潜在的输电能力以指导系统运行、控制,意义是深远的。本文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输电线路的发热过程及发热引起的不良影响。从热平衡方程出发,详细分析了电流引起的发热、日照引起的发热、对流散热、辐射散热的计算方法,总结了线路载流量在各种技术条件下的确定问题,并着重对风速、风向、日照强度、导体最大允许温度及导体的辐射率对载流量的影响程度做了比较分析。深入研究了电热协调潮流及输电线路温度变化过程模型和算法的基础问题。输电元件的温度随着所处环境及通过的电流的变化而变化,温度的变化反过来引起电阻的变化。在已具备各种量测的条件下,以输电线路电阻变化为纽带,牵连输电线路温升的热平衡微分方程为核心,并与潮流交替,从而形成电热协调的电力系统潮流及输电线路温升过程求解的模型和算法。经过代数方程和微分方程的交替解算,得出适应电力系统运行模式各类扰动下的输电线路(尤其是关键输电线路)的温升变化过程的轨迹。结合电热协调潮流模型和最优潮流理论,对电热协调的最优潮流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电热协调的最优潮流,期望达到在系统的调度过程中,实时通过输电线路的温度变化来判别输电线路载送能力是否受制约,充分挖掘现有电网潜在的输电能力,以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进一步开展计及电热协调的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理论研究铺设基础。研究表明在DTR基础上实施电热协调可以更充分地挖掘电力系统潜在的输电能力,以增强系统在扰动状态下抵御事故的能力。同时,由于环境、地域、经济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急切要求现有输电的能力能得到最充分的使用和挖掘。切合实际的将关键的输电元件的电气特性和热动态特性有机统一的进行考虑,从而实现以变化的温度确定输电能力,这对实际输电能力的决策与评判是非常有意义的。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第一章 绪论  9-14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9-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3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14
第二章 输电线路的载流机理分析  14-27
  2.1 输电线路的长期发热和短时发热  14-15
  2.2 输电线路发热的平衡方程式  15-16
  2.3 影响导线载流量的因素  16-21
    2.3.1 电流引起的发热  16-18
    2.3.2 日照引起的发热  18-19
    2.3.3 对流散热分析  19-20
    2.3.4 辐射散热分析  20-21
  2.4 各因素对输电线路载流量影响程度的实例分析  21-26
    2.4.1 气象因素对输电线路载流量的影响  22-25
    2.4.2 导体最高允许温度对载流量的影响  25
    2.4.3 导体的辐射系数对载流量的影响  25-26
  2.5 本章小结  26-27
第三章 电热协调潮流的模型分析  27-36
  3.1 输电线路载荷能力的限制因素  27-28
  3.2 输电线路温度变化与潮流的关系  28-29
  3.3 电热协调潮流及温度变化过程模型  29-30
  3.4 算法及处理  30-31
  3.5 算例分析  31-35
  3.6 本章小结  35-36
第四章 电热协调最优潮流的模型初探  36-45
  4.1 电热协调最优潮流问题的提出  36-42
    4.1.1 电热协调的最优潮流模型  37-39
    4.1.2 缩减梯度法在电热协调潮流中的初步应用  39-42
  4.2 算例分析  42-44
  4.3 本章小节  44-45
第五章 结论  45-46
参考文献  46-50
致谢  50-5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所参与的项目  51-52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2

相似论文

  1. 基于精细积分法的电力系统动态电压稳定仿真研究,TM712
  2.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输电线路过电压识别,TM866
  3. 基于免疫机制蚁群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研究,TP18
  4. 支持向量机回归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TM715;F224
  5. 基于控制方法的粒子群算法改进及应用研究,TP301.6
  6. 电力系统可用输电能力计算研究,TM744
  7. 电网分析计算中的可视化技术研究,TM769
  8.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控制优化算法研究,TM712
  9.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网日负荷预测研究,TM715
  10. 基于参数辨识的电力系统动态等值方法研究,TM712
  11. 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与脆弱性分析,TM711
  12. 电力系统静态安全性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TM732
  13. 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TM715
  14. 青浦配电网降损关键技术的研究,TM714.3
  15.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力变压器温度监测系统,TP212.9;TN929.5
  16. 青浦电网10千伏配网重构研究,TM711
  17.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公司年产30万吨尼龙66盐110kV变电站扩建方案研究,F426.61
  18. 自备热电厂工程电气部分研究设计,TM621
  19. 基于解析法的大规模供电系统及电压骤降的可靠性评估,TM732
  20. 广州地调PAS系统及外网等值功能的应用,TM734
  21.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TM6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电气化、电能应用 > 电热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