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深圳某光伏幕墙的热环境特性研究

作 者: 毕业亮
导 师: 张华玲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关键词: 光伏幕墙 热环境 节能 通风散热
分类号: TU11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以高效、低耗、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的热点,欧盟日等发达国家正大力开发和推进高能效、低排放的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其中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和发展正是降低传统化石能源消耗的有效途径,采用主动式太阳能光伏幕墙系统具有提供绿色电力,装饰建筑立面,降低夏季建筑空调负荷等优点,但光伏幕墙系统投资高,发电能力有限,对城市和建筑热环境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针对光伏幕墙以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可再生能源利用”相关科研项目为依托,以院办公大楼的光伏幕墙发电系统为测试平台,对非晶硅光伏组件、多进风口气流通道这种特殊安装方式的光伏幕墙系统的热环境特性和发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可为光伏幕墙安装设计提供参考。首先通过对深圳市建筑科学院办公大楼的非晶硅光伏幕墙系统在实际运行条件下进行现场测试,获得了外界环境对光伏组件表面温度、对光伏幕墙系统发电性能、对光伏幕墙气流通道散热的影响规律和特点,以及光伏幕墙对外界局部环境、对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规律和特点。然后以测试建筑的光伏组件安装方式为光伏幕墙气流通道通风散热计算物理模型,采用C语言编制了光伏幕墙气流通道的自然通风散热计算程序,利用2009年8月20日的实测数据及当天气象资料对计算程序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并用程序分别对太阳辐射照度、外界气温、气流通道宽度、进风口尺寸、光伏组件透光率等因素对幕墙气流通道通风散热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程序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测试光伏幕墙气流通道散热特性的几何因素进行了显著性分析,推荐给出了:通道高度33米,通道宽度2米,气流通道开口宽度0.35米,透光率0.1为通风散热性能最好的光伏幕墙安装形式。并利用程序对该幕墙采用推荐形式和现有形式,进行全年各月和各季节典型日气流通道的通风散热和通道内气流温度计算。计算结果说明,采用文中推荐的安装方式可以较好地提高测试建筑光伏幕墙的通风散热能力,改善幕墙气流通道内的热环境和降低建筑空调负荷。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绪论  7-15
  1.1 课题研究背景  7-8
    1.1.1 研究背景  7-8
    1.1.2 课题的提出  8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8-12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实施途径  12-15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2
    1.3.2 实施途径  12-15
2 光伏幕墙热环境现场测试  15-39
  2.1 测试对象  15-19
  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19-36
    2.2.1 外界环境对光伏组件表面温度的影响  19-22
    2.2.2 外界环境对光伏组件发电的影响  22-26
    2.2.3 光伏幕墙对局部微环境的影响  26-28
    2.2.4 外界环境对光伏幕墙气流通道的影响  28-33
    2.2.5 光伏幕墙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33-36
  2.3 本章小结  36-39
3 光伏幕墙的传热模型与计算程序  39-57
  3.1 光伏幕墙传热模型的建立  39-44
    3.1.1 幕墙物理模型  39-40
    3.1.2 光伏幕墙热工网络图  40-41
    3.1.3 幕墙换热系数确定  41-42
    3.1.4 气流通道通风计算  42-44
  3.2 计算程序介绍及模型验证  44-47
    3.2.1 程序介绍  44-45
    3.2.2 模型验证  45-47
  3.3 影响气流通道性能的因素  47-54
    3.3.1 太阳辐射的影响  48-49
    3.3.2 气温的影响  49-50
    3.3.3 通道宽度的影响  50-52
    3.3.4 进风口尺寸的影响  52-54
    3.3.5 透光率的影响  54
  3.4 本章小结  54-57
4 光伏幕墙通道热环境计算与分析  57-71
  4.1 幕墙通道散热特性影响因素显著性分析  57-59
  4.2 典型日幕墙通道散热特性  59-67
  4.3 全年各月典型日幕墙通道散热特性  67-69
  4.4 本章小结  69-71
5 结论及展望  71-73
  5.1 结论  71-72
    5.1.1 光伏幕墙热环境测试结论  71
    5.1.2 光伏幕墙热环境计算结论  71-72
  5.2 尚待完善的工作  72-73
致谢  73-74
参考文献  74-77
附录  77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7

相似论文

  1. 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运行若干问题分析,TU831.6
  2. 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播路由协议研究,TN929.5
  3. 广州市城市扩张过程及热环境演变研究,X16
  4. 面向绿色大学建设的高校节能体系研究,G647
  5. 乳化柴油在S195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TE626.24
  6. 采油中心的动力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改进,TE933.1
  7. 高效节能组培系统的研发及在园林植物组培中的应用,S688
  8. 定位辅助搜寻Wi-Fi的移动设备节能策略,TN929.53
  9. 基于DSP的石材加工用摆式砂锯机电机节能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TM343
  10. 高热密度数据中心机房散热影响因素的研究,TU834
  11. 上海地铁车厢空气环境实测调查与数值研究,U270.383
  12. 沙角A电厂#5机B凝结水泵变频改造应用,TM921.51
  13. 土壤源储能池对室内热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TU831
  14. 实时系统中基于容错的节能调度算法研究,TP316.2
  15. 基于DSP的双馈电机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TM359.9
  16. 盾构刀盘驱动系统节能技术研究,U455.39
  17. 低碳型社区配电系统规划研究,TM715
  18. 面向节能的铝工业生产调度问题模型与算法研究,TF808
  19. 某炼油厂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网络用能状况分析与研究,TE624.2
  20. 高压变频器在火电厂的应用,TM921.51
  21. 火力发电厂机组能耗分析系统研发,TM62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基础科学 > 建筑物理学 > 建筑热工学 > 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技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