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目脑纵歌”节日文化中的舞蹈形态研究

作 者: 还国志
导 师: 朴永光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舞蹈学
关键词: 目脑纵歌 生殖崇拜 象征 圈舞
分类号: J72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3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景颇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从地域上看,他们大致分布于中印半岛西北部、中缅边境地带广大山区,其中在中国境内的景颇族主要集中在云南省西南地区。尽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也在迁徙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支系,但他们之间的语言、节日、生活习惯等除极个别地方的差异外,其他基本相通。“目脑纵歌”作为景颇族一个大型活动是最为典型的一例。本文着重针对景颇族盛大活动——目脑纵歌进行研究。试图用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舞蹈生态学、历史学、宗教学以及与舞蹈学相关的一些研究理论,以景颇族的“目脑纵歌”为起始,研究节目文化中的舞蹈形态,并试图分析其产生根源。从结构上看,本文主要分为前言、文章主体(共五个章节)和结语三大部分。“前言”部分主要说明本次选题缘由,交待本文所依据的研究资料,并阐明本文所运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阐述景颇族的来历并对目脑纵歌活动的起源、发展、变化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第二章是以目脑纵歌节中的舞蹈形态特征为主要内容,论述整个活动的背景过程和舞蹈队形、服饰、音乐、舞蹈特点等。第三章是对目脑纵歌节的功能和舞蹈的功能分别研究,分析并探讨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节日的功能和作用,以及节日中舞蹈的作用。第四章是对目脑纵歌节进行文化解读,着重研究围圈起舞、文化模式与舞蹈的关系、舞蹈步伐和舞蹈形态所象征的含义。第五章是对目脑纵歌的现状、保护和发展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结语部分则是对于本篇论文中所提出的观点进行提炼。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9
前言  9-12
第一章 景颇族简介  12-35
  第一节 景颇族简介  12-14
  第二节 "目脑纵歌"节的源流及文化事项  14-35
    一、"目脑纵歌"的起源  14-18
    二、"目脑纵歌"的发展  18-22
    三、"目脑纵歌"节中的文化事项  22-35
第二章 "目脑纵歌"中的舞蹈形态及其特征  35-43
  第一节 "目脑纵歌"活动实录  36-39
    一、活动相关背景介绍  36-37
    二、活动过程  37-39
  第二节 "目脑纵歌"中的舞蹈形态  39-43
第三章 "目脑纵歌"的功能  43-48
  第一节 "目脑纵歌"节的功能  43-45
    一、节日的功能  43-45
  第二节 "目脑纵歌"节中舞蹈的功能  45-48
第四章 "目脑纵歌"的文化底蕴  48-53
  第一节 "目脑纵歌"节的文化解读  48-50
  第二节 "目脑纵歌"节中舞蹈的文化解读  50-53
第五章 "目脑纵歌"的现状与保护  53-58
  第一节 "目脑纵歌"的现状  53-55
  第二节 "目脑纵歌"的保护  55-58
结语  58-61
参考文献  61-64
附录Ⅰ  64-68
附录Ⅱ  68-83
后记  83

相似论文

  1. 解读《宠儿》中的颜色象征,I712.074
  2. 荷兰的面孔,J209.563
  3. 象征的社会整合功能探析,B91
  4. 中德色彩词汇比较,H136
  5. 汉越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对比研究,H44
  6. 前期创造社小说与中国现代派原初模式,I207.42
  7. 昆虫赋研究,I207.22
  8. 寻求自我之旅,I561
  9. 神与灵的选择,B98
  10. 普世的神性,B977
  11. 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B83
  12. 藏族民俗文化中的海螺初探,K892.4
  13. 论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创作主题和主题形象,J218.3
  14. 云南百越系民族服饰象征艺术研究,J523.5
  15. 现代设计中的默比乌斯圈,J505
  16. 鱼形纹的传统象征性与现代装饰性流变研究,J525
  17. 高更绘画艺术研究,J205
  18. 论《爱药》中意象的象征意义,H315.9
  19. 生命·诗与思·真,I207.25
  20. 张抗抗长篇小说的叙述话语分析,I207.42
  21. 余华《活着》中的死亡叙事及修辞处理,I207.42

中图分类: > 艺术 > 舞蹈 > 中国舞蹈、舞剧 > 各种舞蹈 > 民间舞蹈、民族舞蹈 > 民族舞蹈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