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创意产业区发展的区域创新网络机制研究

作 者: 毛丽青
导 师: 孙施文
学 校: 同济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区域创新网络 区域发展机制 创意产业区 产业集聚 创新活动 上海市莫干山50号 上海市泰康路田子坊
分类号: F71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264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世界范围内的一些创意产业区不断涌现,这些区域由于具有持续的创新功能和活力,从而成为颇具竞争力的地区,也成为国内外区域经济学者研究的热点。 论文在综述国内外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来探讨创意产业区发展的机制;论文探讨了区域创新网络的一般性理论以及形成和创新的机制,并利用经济学与社会学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一步分析产业的空间集聚与网络化的创新过程;结合当前创新性革命与全球化的趋势,探讨未来创意产业区及其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最后,在分析和借鉴国外典型创意产业区域成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重点以上海的莫干山50号和泰康路田子坊两个创意产业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论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论文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结构。 第二章,从产业分类的角度研究和阐述创意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对比分析国外典型创意产业区发展中的区域创新网络作用机制。以纽约SOHO艺术区、加拿大动画创意产业园区和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音乐产业区为例,分析创意产业区的创新网络,以此借鉴国外典型创意产业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产业的发展特征,界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创意产业。 第三章,系统归纳与探讨区域创新网络的一般理论。分析网络中各结点的互动作用与系统整体的创新机制;分析区域创新网络中各个结点的创新功能,具体分析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各个行为主体,作为重要的网络结点,在区域创新网络形成和创新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第四章,探讨区域创新网络的相关理论基石。利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费用、创新、区域竞争优势等概念和理论以及新经济社会学的一些理论,作为区域创新网络理论的支撑,进一步解析创意产业区发展过程中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网络形成的原理。 第五章,实证分析。以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和泰康路田子坊为例,在实地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3
第一章 绪论  13-24
  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3-17
    1.1 新时期的产业与经济发展  13-14
    1.2 创意产业区的出现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14-17
  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21
    2.1 经济学中有关理论的简单评述与产业区发展的解释  17-19
    2.2 我国研究创意产业区及其区域创新网络的意义  19-21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24
    3.1 研究内容与基本思路  21-22
    3.2 研究方法  22-24
第二章 创意产业研究综述与国外典型创意产业区比较分析  24-39
  1 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  24-27
    1.1 创意产业的内涵  24
    1.2 创意产业的特征  24-25
    1.3 创意产业的分类  25-26
    1.4 创意产业的重要作用  26-27
  2 国际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27-29
  3 国际上典型创意产业区发展的比较分析  29-37
    3.1 三个典型的创意产业区及其创新网络的发展  29-34
    3.2 三个典型创意产业区的特征比较  34-37
  4 符合我国实际的创意产业界定  37-39
第三章 区域创新网络的一般性理论探讨  39-59
  1 区域创新网络概念  39-42
    1.1 网络的概念  39-41
    1.2 区域创新网络的定义  41-42
  2 区域创新网络的基本架构  42-46
    2.1 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主要结点  42-44
    2.2 区域创新网络中各结点间的关系链条  44-46
  3 网络中各节点的创新功能及其网络联结解析  46-56
    3.1 网络中的企业与外部创新网络  46-47
    3.2 网络中的大学、研究机构与创新  47-49
    3.3 区域创新网络中的政府与创新  49-51
    3.4 中介服务机构与创新  51-53
    3.5 区域金融机构与创新  53-56
  4 区域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  56-59
    4.1 动态性特征  56
    4.2 系统性特征  56-57
    4.3 开放性特征  57-58
    4.4 非中心化特征  58
    4.5 本地化特征  58-59
第四章 区域创新网络的相关理论基石  59-71
  1 区域创新网络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理论  59-61
    1.1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有关理论  59-60
    1.2 区域创新网络与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实现  60-61
  2 区域创新网络与交易成本理论  61-64
    2.1 交易成本观点论述  61-63
    2.2 区域创新网络与交易成本  63-64
  3 区域创新网络与当代创新理论  64-67
    3.1 当代创新理论的基本内容  64-66
    3.2 区域网络创新与创新理论  66-67
  4 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竞争优势理论  67-68
    4.1 区域竞争优势理论论述  67-68
    4.2 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竞争优势  68
  5 理论评析与逻辑演进  68-71
第五章 上海市创意产业基地创新网络及其发展分析  71-102
  1 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  71-82
    1.1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迅速  71-75
    1.2 上海创意产业基地发展迅速  75-77
    1.3 上海创意产业基地的研究范围界定  77-81
    1.4 上海创意产业基地发展的优势因子分析  81-82
  2 上海创意产业基地的创新网络研究  82-99
    2.1 区域创新网络研究方法  82-83
    2.2 上海典型创意产业区域创新网络基本构成  83-84
    2.3 上海典型创意产业基地内的企业创新及其外部创新网络联结  84-95
    2.4 政府的创新作用与区域创新网络建设  95-96
    2.5 中介服务组织与区域内的创新活动  96-97
    2.6 上海典型创意产业区的区域创新网络形态  97-99
  3 上海创意产业基地的区域创新环境评估  99-102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102-105
  1 结论  102-103
  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103-105
致谢  105-106
参考文献  106-109
附录一 上海市典型创意产业区创新网络调查问卷  109-114
附录二 上海市典型创意产业区调研企业名录  114-122

相似论文

  1. 织里童装产业集聚发展研究,F426.86
  2. 广西金融产业集聚实证研究,F832.7
  3. 基于产业集聚的常熟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F224
  4.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交互作用研究,F299.2;F224
  5.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F424
  6. 区域金融集聚机制研究,F832.7
  7.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F424
  8.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F127;F224
  9. 集聚、外部性与经济增长,F224
  10. 中国沿边开放中的跨境经济合作区研究,F127
  11. 与城镇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小城镇规划方法研究,TU984
  12. 基于产业集聚的湖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G124
  13.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研究,F279.2
  14. 产业集聚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F832.6
  15. 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研究,F832.7;F224
  16. 城市复兴中的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研究,F719
  17. 秦皇岛旅游产业集聚分析与集群化产业治理研究,F592.7
  18. 中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研究,F273.1
  19. 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效应研究,F224
  20. 附加价值来源转化:基于技术进步与分工深化的研究,F279.2
  21. 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贸易经济 > 国内贸易经济 > 服务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