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丁·布伯锡安主义研究

作 者: 李艳芳
导 师: 赵文亮
学 校: 河南师范大学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关键词: 锡安主义运动 文化锡安主义 双民族主义 马丁·布伯锡安主义 阿拉伯问题 犹太国
分类号: D0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锡安主义运动是指犹太民族进行的以回归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园为目标的政治运动。19世纪末,世界锡安主义运动作为犹太民族意识觉醒的一个标志在世界范围的犹太人群体中引起了巨大共鸣。随着时间的推移,锡安主义运动迅速发展,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运动内部在行动的方式、步骤、目标等问题上也出现了分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比如政治锡安主义、文化锡安主义、宗教锡安主义、修正锡安主义、综合锡安主义等。马丁·布伯是犹太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布伯在其上大学期间就成为了一名热烈的锡安主义者,并且受邀参加了前几届的世界锡安主义代表大会。成为锡安主义者的初期,布伯对于作为当时锡安主义运动领导人的赫茨尔的方针并不认同;相反,他十分欣赏阿哈德·哈姆的思想,逐渐站在了阿哈德·哈姆为代表的文化锡安主义的阵营里。后来,由于拥有深邃的思想、长远的眼光,布伯较早地认识到了阿拉伯问题对于犹太民族事业的重要意义,并逐渐发展出了由他正式创立的双民族主义。不管是前期的文化锡安主义,还是后来的双民族主义,都是布伯锡安主义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锡安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布伯的锡安主义独树一帜、发人深思,在犹太人的思想和感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对布伯锡安主义和实践的研究是犹太史和锡安主义史当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文分六章来介绍布伯的锡安主义和实践。第一章着重分析布伯锡安主义产生的背景。布伯锡安主义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家庭背景、时代背景、所受教育等等,为布伯锡安主义奠定了基础;尤其是锡安主义运动的产生与发展为他开展锡安主义活动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锡安主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二章重点说明了布伯锡安主义的内容。布伯锡安主义主要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即前期的文化锡安主义与后来的双民族主义。本文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思想分别予以了说明。第三章以布伯加入锡安主义运动后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这部分主要以时间为线索、以布伯创建或者参与的一些重要的组织、期刊为载体来展开布伯锡安主义的实践活动,从而加深我们对于布伯锡安主义的理解。在第四章中,笔者对于布伯的锡安主义进行了尝试性的评价。在评价中主要分析了布伯锡安主义前后发生转变的重要原因,并且归纳了一下布伯锡安主义的特征,最后还对布伯这一思想对于锡安主义运动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梳理。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导论  10-16
第1章 马丁·布伯锡安主义产生的背景  16-24
  1.1 家庭背景  16-19
    1.1.1 祖父母的影响  16-18
    1.1.2 妻子的影响  18-19
  1.2 社会背景  19-24
    1.2.1 同化主义与新一轮反犹主义  19-21
    1.2.2 锡安主义运动的兴起  21-24
第2章 马丁·布伯锡安主义的内容  24-32
  2.1 文化锡安主义  24-26
    2.1.1 移民巴勒斯坦  24
    2.1.2 复兴犹太传统文化  24-26
  2.2 双民族主义  26-32
    2.2.1 一个国家,两个民族  26-28
    2.2.2 民族内部实行自治  28-29
    2.2.3 保证犹太人的移民权  29-32
第3章 马丁·布伯锡安主义的实践  32-46
  3.1 文化锡安主义实践  32-38
    3.1.1 参加第三届锡安主义代表大会  32-33
    3.1.2 创建“民主派”  33-36
    3.1.3 创建、主编月刊《犹太人》  36-38
  3.2 双民族主义实践  38-46
    3.2.1 加入“青年工人党”  38-39
    3.2.2 建立“布里特沙洛姆”  39-42
    3.2.3 创立“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友好联盟”与“伊胡德”  42-46
第4章 对马丁·布伯锡安主义及实践的分析和评价  46-58
  4.1 马丁·布伯“文化锡安主义”向“双民族主义”转变的原因  46-49
    4.1.1 锡安主义运动面临的主要矛盾的变化  46-47
    4.1.2 锡安主义运动的多数派在阿拉伯问题上的短视  47-49
  4.2 马丁·布伯锡安主义的特征  49-51
    4.2.1 深远性  49-50
    4.2.2 空想性  50-51
  4.3 马丁·布伯锡安主义的影响  51-58
    4.3.1 马丁·布伯文化锡安主义的影响  51-54
    4.3.2 马丁·布伯双民族主义的影响  54-58
结语  58-60
参考文献  60-62
致谢  62-63

相似论文

  1. 英国锡安主义运动(1881-1939),K561
  2. 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09
  3. 乔姆斯基的国际政治思想研究,D09
  4. 布克金生态政治学思想研究,D09
  5. 查尔斯·蒂利现代欧洲国家形成理论研究,D09
  6. 查尔斯·泰勒的政治认同观研究,D09
  7. 论埃尔斯特的协商民主理论,D09
  8. 资本主义批判与正义,D09
  9. 论密尔的功利主义正义观,D09
  10. 海蒂·哈特曼二元制思想述评,D09
  11. 罗尔斯政治建构主义中康德哲学的因素,D09
  12.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D09
  13. 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09
  14. 论现代性的合理性,D09
  15. 霍布斯公民权利思想研究,D09
  16. 罗尔斯“正义稳定性”问题研究,D09
  17.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社会政治构想,D09
  18. 亚里士多德的公正思想探究,D09
  19. 萨托利政治自由观研究,D09
  20. 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思想研究,D0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