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宽带低噪声磁通门传感器

作 者: 何静
导 师: 李斌
学 校: 西北工业大学
专 业: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关键词: 磁通门传感器 宽带 磁通门技术 二次谐波 低噪声 数值仿真模型
分类号: TP2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4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磁场测量技术是研究与磁现象有关物理现象的重要手段,已经逐渐的形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目前测量磁场的技术较多,磁通门技术以其优良的综合技术指标在磁场测量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研究宽带低噪声磁通门传感器,首先从介绍磁通门传感器的原理入手,介绍了磁通门传感器的分类、运用数学和图解的方法分析磁通门传感器工作原理。在对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磁通门传感器的数值仿真模型,并对磁通门探头模型、激励线圈信号以及感应线圈信号进行了仿真。通过分析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文献,对目前常用的磁通门信号检测方法:如谐波选择法、脉冲幅值法、脉冲间隔法和脉冲宽度法作了介绍,并针对宽带低噪声磁通门传感器的设计对这些方法作了分析。 目前,磁通门传感器的发展趋于简单化、微型化、自动化和数字化,考虑到这些因素,在结合谐波选择法和脉冲幅值法基础上,试制了6套磁通门传感器样机。并在中国船舶工业宜昌磁学计量测试检定站进行了计量标定,计量结果表明,这种磁通门传感器很好的解决了提高带宽和降低噪声之间的矛盾,6套传感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带宽、噪声、线性度、灵敏度等满足或超出了原定的设计要求指标。 传感器的数字化部分采用单片机C8051F063的16位ADCs转换器对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采样,用点阵图形式液晶对传感器的三分量值进行显示,数据传输采用RS—232标准接口和计算机通信,以便于对传感器信号作更进一步处理。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5
目录  5-8
第一章 绪论  8-12
  1.1 磁场测量  8-9
  1.2 磁通门传感器发展概况  9-11
  1.3 宽带低噪声磁通门传感器设计指标  11
  1.4 本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11-12
第二章 磁通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12-28
  2.1 磁通门传感器的分类  13-15
    2.1.1 平行门磁通门传感器  13-14
    2.1.2 正交型磁通门传感器  14-15
    2.1.3 混合型磁通门传感器  15
  2.2 单棒型磁通门传感器数学模型  15-17
  2.3 双棒型磁通门传感器模型  17-19
  2.4 磁通门信号检测方法  19-26
    2.4.1 磁通门技术二次谐波法为基础的应用方案  19-22
    2.4.2 磁通门系统采用二次谐波法拓宽频带的技术措施  22-23
    2.4.3 脉冲幅值法  23-24
    2.4.4 脉冲间隔法  24
    2.4.5 脉冲宽度法  24-26
  2.5 磁通门传感器性能指标  26-27
  2.6 本章小结  27-28
第三章 宽带低噪声磁通门探头设计及数值仿真  28-38
  3.1 探头结构设计  29-31
    3.1.1 铁芯形状设计  29
    3.1.2 骨架与绕线筒  29-30
    3.1.3 线圈设计  30-31
  3.2 磁通门传感器的数值仿真  31-37
    3.2.1 铁芯的数学模型  32-33
    3.2.2 激励环节的数学模型与仿真计算  33-35
    3.2.3 测量环节的数学模型与仿真计算  35-36
    3.2.4 输出信号的频谱分析  36-37
  3.3 本章小结  37-38
第四章 宽带低噪声磁通门传感器基本环节设计  38-50
  4.1 激磁电路设计  38-42
    4.1.1 振荡源设计  39-40
    4.1.2 分频电路设计  40
    4.1.3 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40-42
  4.2 接收信号处理电路  42-46
    4.2.1 接收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42-46
  4.3 后级处理电路设计  46-48
    4.3.1 低通滤波器设计  46-48
  4.4 降低磁通门噪声的技术措施  48-49
  4.5 本章小结  49-50
第五章 宽带低噪声磁通门传感器测试结果  50-58
  5.1 对三分量磁通门传感器频响的测试  51-52
  5.2 对三分量磁通门传感器线性度的测量  52-55
    5.2.1 最小二乘法直线的线性度计算  53-55
  5.3 噪声测量  55-57
  5.4 本章小结  57-58
第六章 磁通门传感器数字化  58-69
  6.1 数字化部分各主要芯片选型  58-60
    6.1.1 主控器选型  58-59
    6.1.2 液晶模块选型  59
    6.1.3 数字化部分总体设计  59-60
  6.2 数字化硬件电路设计  60-63
    6.2.1 前置处理电路设计  60
    6.2.2 液晶显示电路接口设计  60-62
    6.2.3 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62-63
  6.3 主要软件功能的实现  63-68
  6.4 本章小结  68-69
第七章 结束语  69-70
参考文献  70-73
发表论文  73-74
致谢  74-75

相似论文

  1. 基于UWB脉冲信号的测距定位技术,TN929.5
  2. DBF接收机用于二维测向算法的研究,TN851
  3. 铋掺杂硅磷酸盐玻璃近红外发光性质及机理研究,TQ171.1
  4. 基于DSP的水声信号采集系统研究,TP274.2
  5. 传输线型Metamaterials的理论与应用研究,O441.6
  6. 面向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IPTV业务的组播技术研究,TP393.09
  7. 宽带数字波束形成算法研究,TN957
  8. X波段接收前端研究与设计,TN957.5
  9. 射频滤波器优化设计的研究,TN713
  10. 用于频谱感知的小型宽—窄带组合天线的设计与研究,TN822
  11. 基于随机矩阵理论和压缩感知的合作频谱感知技术研究,TN925
  12. PON技术在宽带接入网中的应用,TN915.6
  13. 微功率冲激雷达设计,TN958
  14. 低噪声电荷泵锁相环分析与设计,TN911.8
  15. 电荷泵锁相环Z域分析与低噪设计,TN911.8
  16. 小型化多频段天线的研究,TN822
  17. 超宽带信号的全光产生和调制技术研究,TN925
  18. UWB系统中包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TN925
  19. 混合无线光纤宽带接入网络的规划和设计,TN915.6
  20. 超宽带天线的研究与分析,TN822.8
  21. 认知无线网络中宽带压缩频谱感知关键技术,TN92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 > 自动化元件、部件 > 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