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型可回收式锚杆抗拔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作 者: 龚医军
导 师: 刘汉龙
学 校: 河海大学
专 业: 岩土工程
关键词: 可回收式锚杆 锚固体 抗拔试验 应力分布 数值模拟
分类号: TU47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59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锚杆加固技术的成熟,锚杆在基坑建设、护坡工程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锚杆的大量应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许多曾经预埋过锚杆的场地面临着二次开发。那些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锚杆却成为再次开发的障碍,造成开发的困难和建设费用的增加。此外,在一些临时性加固工程中,如果能将锚杆回收进行反复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材料,也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取得很好的经济效效益。 因此,为了适应工程建设的需求,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刘汉龙教授根据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自主开发了一种新型可回收式锚杆专利技术。由于这种新开发的专利技术,在工程上还未被采用,人们对其承载能力及传力机制还不甚了解,本文就是针对这一点展开工作的。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对可回收式锚杆的技术原理、基本技术参数、施工要点、技术特点及其适用范围等做了详细的分析。 2.在南京燕子矶中学护坡工程某试验段进行可回收式锚杆的现场抗拔试验研究,通过对锚杆受力后的p-s曲线以及沿其杆长方向的应力分布情况的分析,研究在不同荷载、不同锚固长度下锚固体的变形机理及其沿杆长方向的应力分布规律。 3.应用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随着荷载的增加,锚固体沿杆长的应力分布规律的变化,以及在不同锚固长度、不同锚径、不同岩土体材料等条件下锚固体的应力分布情况,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注浆体内部压应力值分布不均匀。注浆体与荷载直接接触端部压应力值远大于平均压应力值,压应力沿着注浆体方向逐渐减小;(2)锚固长度越大,剪应力峰值越小,剪应力分布曲线越平缓。但是无限制的增加锚固长度却是毫无意义的;(3)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相比于锚固体直径小的锚杆,锚固体直径大的锚杆剪应力的分布更均匀,受力性能更好。(4)岩土体模量越大即岩土体坚硬,分布在锚固体上的剪应力越不均匀,而剪应力的峰值却越大。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第一章 绪论  10-24
  第一节 引言  10-11
  第二节 岩土锚固技术发展概况  11-13
    1.2.1 岩土锚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1-12
    1.2.2 岩土锚固技术的逐步完善  12
    1.2.3 岩土锚固技术的应用领域  12-13
  第三节 岩土锚固技术理论研究现状  13-20
    1.3.1 锚杆支护加固机理的研究  13-17
    1.3.2 锚杆锚固荷载传递机理的研究  17-20
  第四节 锚杆的分类  20-21
  第五节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1-22
  第六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  22-24
第二章 可回收式锚杆技术的开发与研制  24-32
  第一节 研发思路  24-25
  第二节 可回收式锚杆技术简介  25-28
    2.2.1 可回收式锚杆的技术原理  25
    2.2.2 可回收式锚杆的技术参数  25-28
  第三节 可回收式锚杆的施工要点  28-29
    2.3.1 施工准备  28
    2.3.2 锚杆的制作  28
    2.3.3 锚杆钻孔  28
    2.3.4 锚杆的安装  28-29
    2.3.5 锚杆注浆  29
    2.3.6 锚杆张拉  29
    2.3.7 锚杆的验收试验  29
  第四节 可回收式锚杆的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  29-31
    2.4.1 受力性能  29-30
    2.4.2 加固效果  30
    2.4.3 工程实用性  30-31
    2.4.4 施工质量控制  31
  第五节 本章小结  31-32
第三章 可回收式锚杆现场试验  32-50
  第一节 引言  32
  第二节 工程概况  32-33
  第三节 可回收式锚杆抗拔试验  33-37
    2.3.1 试验的目的和内容  33
    2.3.2 试验设备  33-35
    2.3.3 锚杆施工  35-36
    2.3.4 试验加载方案  36-37
  第四节 试验数据分析  37-48
    2.4.1 主要试验结果  37-47
    2.4.2 试验锚杆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47-48
  第五节 锚杆体的回收  48-49
  第六节 本章小结  49-50
第四章 锚固体应力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50-67
  第一节 概述  50-52
    4.1.1 锚杆有限元计算方法简介  50-51
    4.1.2 ANSYS有限元软件简介  51-52
  第二节 锚杆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52-55
    4.2.1 计算假定  52-53
    4.2.2 计算参数  53
    4.2.3 边界条件  53-54
    4.2.4 模型的建立  54-55
    4.2.5 模型的验证  55
  第三节 基本算例计算结果分析  55-59
    4.3.1 锚固注浆体应力特征  56-57
    4.3.2 锚杆应力分布特征  57-58
    4.3.3 锚杆位移特征  58-59
  第四节 锚杆锚固体应力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59-65
    4.4.1 不同荷载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59-61
    4.4.2 不同荷载对锚固注浆体应力的影响  61-62
    4.4.3 不同锚固长度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62-63
    4.4.4 不同锚径对锚固土体应力分布的影响  63-64
    4.4.5 不同E_2/E_1值对锚固土体剪应力的影响  64-65
  第五节 本章小结  65-67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67-70
  第一节 结论  67-68
  第二节 展望  68-70
参考文献  70-73
致谢  73

相似论文

  1. LNG系统中工作压力设定依据与换热器正交试验设计,TQ051.5
  2. 高强度钢板冲压件回弹的研究,TG386
  3. 筒形件可控径向加压充液拉深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TG386
  4. 硬质合金与钢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TG454
  5. 具有非对称端壁的涡轮叶栅气膜冷却数值研究,V231.3
  6. 复杂形体的高速气动对流及耦合换热研究,V215.4
  7. 轨道交通引起周围环境竖向振动的振源特性分析,U211.3
  8.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聚团的传热特性研究,TK124
  9. 生物质直接再燃的数值模拟,TK16
  10. 670t/h四角切圆锅炉炉内煤粉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TK224.11
  11. 1000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炉内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TK224.11
  12. 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TK173
  13. 周向浓淡旋流燃烧器空气动力场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TK223.23
  14. 中心回燃式燃烧室燃烧特性研究,TK223.21
  15. 迷宫式汽封和薄叶式汽封的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TK263.2
  16.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17. 阀外置式小排量抽油泵的设计及性能仿真分析,TE933.3
  18. 渗流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分析,TV649
  19. 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研究,P618.13
  20. 果园风送式喷雾机流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S491
  21. 微型联合收割机气流式清选装置的仿真研究,S225.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 > 地基基础 > 特殊形式基础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