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防灾型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的防灾化发展方向

作 者: 谷溢
导 师: 陈天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灾害 防灾型城市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 防灾
分类号: TU984.1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887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城市物质空间是人类利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单体设计为手段、集中了当时人类技术、艺术、文化、经济等多种社会文明产物而建构出的综合结果。依赖于现代文明和现代技术而屹立的城市,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坚固和安全。一旦城市成为灾害的产生、蓄积和扩散源,作为营建城市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手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在此时应该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城市设计作为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做出的整体构思和安排,传统上注重对景观的“设计塑造”,而忽视了当城市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内容多元化、复杂化后对城市空间构成深层次的发掘,往往造成城市空间的过分视觉化与功能上的扁平化。尤其在日益增多的城市灾害面前,城市设计的应对机能出现不足。本文旨在探讨当前结合城市防灾学的一种城市设计发展趋势,并提出应该把“空间设计”与“防灾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以加强城市空间、景观形成的多种功能综合附加的属性,从而创造适应当前社会人文、自然发展趋势的城市设计思路。当对城市灾害的预防和控制成为继城市空间、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绿化等诸多城市重要功能后的又一种必要功能时,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考虑的减灾防灾将具有积极实用的现实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7
绪论  7-11
  1. 本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定位  7-8
  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8-9
    (1)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  8
    (2) 本课题的现实意义  8-9
    (3) 本课题的技术意义  9
  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9-11
    (1) 研究的方法  9-10
    (2) 论文结构  10-11
第一章 城市灾害引发的反思  11-21
  1.1 新奥尔良水灾对美国城市的警示  11-16
    1.1.1 特殊的城市地理位置  11-12
    1.1.2 水灾给城市带来的巨大破坏  12-13
    1.1.3 城市设计的反思  13-15
    1.1.4 灾害的启示  15-16
  1.2 沙尘暴对北京的影响  16-19
    1.2.1 沙尘暴的源头  17-18
    1.2.2 城市设计对沙尘暴活跃的影响  18-19
  1.3 城市设计应对城市灾害  19-21
第二章 城市发展与城市灾害  21-35
  2.1 城市与城市灾害  21-22
  2.2 对于灾害的分类  22
  2.3 学术界对于城市灾害的认识  22-24
    2.3.1 城市灾害的特征  23
    2.3.2 城市灾害的类型  23-24
  2.4 人类发展不同时期的城市灾害  24-32
    2.4.1 工业社会的城市灾害  24-28
    2.4.2 后业社会的城市灾害  28-32
  2.5 城市灾害对人的心理影响  32-35
    2.5.1 拥挤感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  32-33
    2.5.2 适应与不适应的机制  33-35
第三章 城市设计的“分离”与“结合”  35-50
  3.1 城市灾害在城市规划中的存在及意义  35-39
    3.1.1 早期城市规划中的防灾思想  35-36
    3.1.2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36-37
    3.1.3 城市灾害对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  37-39
  3.2 城市设计的“分离”  39-47
    3.2.1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39-40
    3.2.2 现代城市设计发展的原因  40-41
    3.2.3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的确立和恢复  41-43
    3.2.4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43-44
    3.2.5 城市设计与个体建筑设计的区别  44-46
    3.2.6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分离  46-47
  3.3 城市设计的“结合”  47-50
    3.3.1 人对城市空间的功能需求  47
    3.3.2 城市设计自身发展的丰富  47-48
    3.3.3 结合城市防灾对城市设计的意义  48
    3.3.4 城市防灾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意义的比较  48-50
第四章 城市设计的防灾化发展方向  50-69
  4.1 结合防灾的城市设计概念与认识  50-53
    4.1.1 结合防灾的城市设计要义解析  50-51
    4.1.2 城市设计的自然观、环境观、生态观  51
    4.1.3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对话  51-53
  4.2 结合防灾的城市设计方法与技术  53-54
    4.2.1 城市模型与城市灾害学原理借鉴  53
    4.2.2 三种设计途径:适应、保护、补偿  53-54
  4.3 部分城市灾害的城市设计解决手段  54-61
    4.3.1 城市大气污染  54-55
    4.3.2 城市水污染  55-57
    4.3.3 城市噪声干扰  57-59
    4.3.4 地震  59-61
  4.4 设计实例  61-69
    4.4.1 北京温榆河生态走廊规划  61-65
    4.4.2 青岛市黄岛居住区设计  65-69
第五章 城市公共空间的防灾设计  69-93
  5.1 城市空间的含义  69
  5.2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  69-71
    5.2.1 街道空间  70
    5.2.2 广场空间  70
    5.2.3 公园空间  70
    5.2.4 河道空间  70-71
    5.2.5 植物空间  71
  5.3 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  71-72
  5.4 城市公共空间的防灾化设计原理  72-73
    5.4.1 开放性  72
    5.4.2 空间性  72
    5.4.3 安全性  72-73
    5.4.4 生态性  73
    5.4.5 社会性  73
  5.5 具有防灾功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73-82
    5.5.1 城市绿地空间防灾设计  73-79
    5.5.2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改善热岛效应  79-82
  5.6 设计实例——防灾公园  82-93
    5.6.1 设计公园防灾的几种主要功能  83-85
    5.6.2 以现有公园为基础进行设计  85-86
    5.6.3 设计程序  86-93
结束语  93-94
参考文献  94-97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97-98
致谢  98-99

相似论文

  1.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2. VRGIS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TP311.52
  3.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农村防灾减灾组织研究,X43
  4. 滨海地区总体城市设计研究,TU984
  5. 葫芦岛市连山区综合防灾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TU984.116
  6. 基于地形学视角的思南新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TU984.113
  7.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研究,TU984.116
  8. 地铁站点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研究,TU984
  9. 传统村落的生态经验对城市设计的启示,TU984
  10. 高层建筑第五立面城市设计,TU972
  11. 明代海防卫所型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K248
  12. 城市开放空间中的景观雕塑设计研究,J313.2
  13. 我国气象灾害及其应急管理研究,P429
  14. 高速铁路综合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U298.4
  15. 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TU986.2
  16. 基于平灾结合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TU986
  17. 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研究,TU985
  18. 中央商务区的城市设计实践研究,TU984
  19. 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要素研究,TU984.13
  20. 基于城市记忆的传统街区城市设计研究,TU984.114
  21. 商业中心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TU984.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总体规划 > 城市防灾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