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作 者: 张堂会
导 师: 王强
学 校: 徐州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民粹主义 反智论 知识分子 平民 俄国民粹派 20世纪中国文学
分类号: I206.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29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民粹主义作为20世纪中国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被章太炎、孙中山、李大钊、梁漱溟、毛泽东以及当今的新左派等知识分子广泛吸取与利用,特别是它长期依附与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构成了巨大的冲击。然而,由于其正式名称在中国并不经常使用,而是潜隐于“平民”、“大众”、“工农”等各种经过置换的历史叙事背后,因而多为研究者所忽略。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理所当然地记录下了民粹主义思潮在中国奔流涌动的脉络,但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至今还没有一篇关于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文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遗憾。因此,笔者认为,从文学的视角切入,梳理、检视民粹主义思潮在中国转化衍变过程,当也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在广泛搜集材料的基础上,对此加以宏观研究,以期对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之关系作出较为全面、客观、新颖的揭示。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民粹主义”略说。“民粹主义”这一正式术语源自俄国。而俄国之所以能造就出民粹主义的典型范式,则又是由其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理论资源决定的,其中,法国卢梭的平民社会观以及俄国特有的农村“村社”(mir)是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知识分子具有民粹主义倾向,乃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世界现象。民粹主义不仅在俄国曾风行一时,而且在东、西方许多国家的近、现代化进程中也都曾出现过,由于各国历史及国情不同,形态难免互有差别,但它们依然有着共通的特征。第二章、中国民粹主义思潮及其衍变。民粹主义在中国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所提倡和发起的“到民间去”的运动,一是来自于中国本土所固有的文化资源。中国近代具有民粹主义思想倾向的代表者是孙中山和章太炎,孙中山是中外综合型的,而章太炎是古今综合型的。“五四”时期,具有民粹主义思想的最为典型的人物是早期的共产党人李大钊。30年代,围绕中国的出路问题,以梁漱溟为首的乡建派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并将其付诸实践,其乡村建设理论与俄国民粹派的观点有许多相似之处。毛泽东的身上始终存在着一股强大的民粹主义冲动,且这种冲动一直延续到建国以后,并于“文革”时期达到了颠峰之态,对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三章、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民粹主义作为20世纪中国重要思潮之一,不时地反映到文学上来,对之产生了重要影响,给20世纪中国文学染上了斑驳复杂的色彩。本章从如下几个方面结合创作观念、创作实践以及作家心态分别加以阐述:中国近代民粹主义与文学,“五四”平民文学观及创作实践,文学大众化运动,民粹主义与巴金早期的创作,解放区样板实践——赵树理的创作,民粹主义与十七年文学,民粹主义与新时期文学。第四章、对民粹主义及其与文学关系的反思。民粹主义并不是由平民或大众制造出来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精英知识分子批判现代化的重要社会思潮,有明显的反智论倾向。民粹主义虽然隐含着内在的张力,有排斥知识分子的隐性结构,但它所蕴涵的道德形象则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吸引大批知识分子,具有极大的道德感召力。到了新时期,民粹主义信念在知识分子中却逐步丧失了它原初的真诚和激情,沦为一种空洞的虚指,蜕变成知识分子于饱经打击之后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甚至还成了一些知识分子标榜自己世俗立场,迎合市民趣味的籍口。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绪论  6
第一章 “民粹主义”略说  6-10
第二章 中国的民粹主义思潮及其衍变  10-21
  (一) 中国近代的民粹主义思潮  11-14
  (二) “五四”时期的民粹主义思潮  14-16
  (三) 三十年代的民粹主义思潮  16-18
  (四) 毛泽东的民粹主义思想倾向  18-21
第三章 民粹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21-47
  (一) 民粹主义与中国近代文学  22-25
  (二) “五四”平民文学观及创作实践  25-28
  (三) 文学大众化运动  28-30
  (四) 民粹主义与巴金早期的创作  30-35
  (五) 解放区样板实践——赵树理的创作  35-39
  (六) 民粹主义与十七年文学  39-42
  (七) 民粹主义与新时期文学  42-47
第四章 对民粹主义及其与文学关系的反思  47-60
  (一) 民粹主义的内在张力  47-52
  (二) 民粹主义的道德感召  52-55
  (三) 民粹主义从信念到策略的蜕变  55-60
结语  60-62
参考文献  62-6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发表的论著、论文  65-66
致谢  66

相似论文

  1.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2. 民进党民粹式政治动员研究,D675.8
  3. 路遥小说的平民意识,I207.42
  4. 关于幸德秋水非战论的研究,K313
  5. 从“陕军东征”看199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心态,I206.7
  6. 西川诗歌的互文性特征研究,I207.25
  7. 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抵抗,C913.5
  8. 大众媒介公共性研究,G206
  9. “西学东渐”与晚清经济思想的近代化(1860-1911年),K252
  10. 别样的坚守 别样的情怀,J905
  11. 大众的神化与神话,I206.6
  12. 娱乐化浪潮下的湖南卫视娱乐节目探析,G222
  13. 寻求反抗下的终极救赎,I512
  14. 新时期文学中的干校书写,I206.7
  15. An Analysis on Jacksonian Democracy,I712
  16. 网络传播中的民粹主义,G206
  17. 雅典早期平民与民主政治探究,K125
  18. 贵族的平民化尝试,I207.25
  19. 平民KTV电视娱乐节目本土化研究,G222
  20. “爱国主义”:内涵与表达,D647
  21. 解读《读书》杂志,G23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现代文学(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