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SAGD间歇注汽配套技术研究

作 者: 赵峰
导 师: 侯健;朱业耘
学 校: 中国石油大学
专 业: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关键词: SAGD 动态监测 间歇注汽 封隔器 金属包裹
分类号: TE3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辽河油田SAGD(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先导试验区杜84块,目前馆陶油层13个井组已转入SAGD生产阶段,兴Ⅵ组油层4个井组处于吞吐预热阶段。稠油油藏进行SAGD开采,需根据井下状况及开采效果适时调整单井配注量,必要时进行间歇注汽。因此必须及时掌握井底的压力和温度,对压力、温度进行动态监测,为注汽调整和采取相关措施提供依据。稠油油藏SAGD技术开发模式及特点决定了其开发效果的好坏与注入蒸汽干度有着密切关系,配套的注汽管柱要达到间歇注汽要求,其配套工具的高温长效密封件必须有效提高重复密封性、耐冲蚀性能,降低热损失。因此,本文开展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1)压力、温度动态监测系统研究。通过对监测系统技术组成和工艺实现的分析,从热电偶在毛细管内穿接工艺的研究;多组毛细管在连续油管内穿接工艺的研究以及小直径高温传压筒装置设计与研制等方面入手研制出了多点温度压力监测系统,实现了应用自主技术监测,解决了SAGD井压力温度动态监测问题,为及时调整注汽提供了依据。(2)针对间歇注汽过程中长效密封的难题,开展了Y441-152汽驱封隔器的密封件、金属包裹式密封件、汽驱伸缩管密封件以及蒸汽驱接箍密封器等配件和间歇注汽工艺管柱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表明,新型的密封件和研制出的间歇注汽工艺管柱提高了整体强度和耐冲蚀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座封后的密封及隔热性能,满足了间歇性注汽长效密封的要求,为超稠油SAGD工艺开发间歇注汽提供了配套工艺保证。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前言  9-13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10
  1.2 研究现状  10-11
  1.3 开发研究思路  11-12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12-13
第二章 SAGD 开发模式及特点  13-22
  2.1 双水平井SAGD  13-14
  2.2 直井与水平井组合SAGD  14-17
  2.3 几种热力采油机理分析  17-18
  2.4 SAGD的生产特点  18-22
第三章 温度、压力实时监测技术研究  22-33
  3.1 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  22-23
  3.2 监测技术组成  23-24
  3.3 测试工艺实现  24-26
    3.3.1 观察井测试工艺的实现  24-25
    3.3.2 SGAD生产井测试工艺的实现  25-26
  3.4 主要技术参数及特点  26
  3.5 研究内容及过程  26-33
    3.5.1 主要技术要求  26-28
    3.5.2 室内实验  28-33
第四章 高温长效蒸汽驱封隔器密封件的研制  33-46
  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3
  4.2 研究内容及技术指标  33-34
  4.3 高温密封件金属包裹的研制  34-45
    4.3.1 模具的加工  34-36
    4.3.2 高温密封件金属包裹的加工  36-37
    4.3.3 金属包裹密封件的加工  37
    4.3.4 高温密封件金属包裹的试验  37-38
    4.3.5 研制试验过程  38-42
    4.3.6 密封件密封性能室内试验  42-45
  4.4 结论  45-46
第五章 配套工具机理研究及密封方式优化  46-52
  5.1 自补偿式注汽封隔器补偿机构的研制应用  46-48
    5.1.1 自补偿式注汽封隔器机理研究  46-47
    5.1.2 自补偿式机构的研制  47-48
  5.2 高温长效金属密封器内套金属的研制应用  48-49
  5.3 蒸汽驱伸缩管密封方式的改进  49-50
  5.4 隔热管接箍密封器密封方式的优化  50-52
第六章 SAGD间歇注汽工艺管柱研制  52-58
  6.1 管柱结构  52-53
  6.2 技术原理  53-56
    6.2.1 Y441 自补偿注汽封隔器  53-54
    6.2.2 自调压式汽驱伸缩管  54-55
    6.2.3 M型多腔体长效密封器  55
    6.2.4 隔热管接箍密封器  55-56
  6.3 管柱的技术特点及突破点  56-58
第七章 现场试验效果及经济效益评价  58-64
  7.1 现场试验效果  58-62
  7.2 经济效益分析  62-64
第八章 结论  64-65
参考文献  65-67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7-68
致谢  68-69
作者简介  69

相似论文

  1. 血友病A患者抑制物的筛选及分析探讨,R554.1
  2. 分布式实时工程机械构件动态监控系统研究,TP277
  3. 巨厚层黄土滑坡形成机理及综合处治方案优选研究,P642.22
  4. 基于SPOT5高分辨率影像的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监测研究,P237
  5. 日照市城区地价动态监测体系与时空分异规律研究,F301.2
  6.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F293.2
  7. 石家庄市绿地调查研究与分析,P237
  8. 株洲市土地覆盖遥感动态变化研究,S159.2
  9. 基于“3S”技术的历史文化遗产动态监测方法研究,G122
  10. 铁路工程建设员工心理健康动态监测系统,TP274
  11. 环境保护动态监测及应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2. 音视频同步问题的研究与实现,TN919.8
  13. 曹妃甸近岸海域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动态监测与分析,P714.1
  14.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技术研究,P237
  15. SAGD技术开采稠油的余热利用技术研究,TE43
  16. IMD工艺引进项目管理,F283
  17. 基于3S技术的红河州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价研究,X820
  18. 大庆喇6-2027井区葡Ⅰ4~高Ⅰ5厚油层低效无效注采循环分布特征研究,P618.13
  19. 通腑合剂联合西医常规对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脑水肿影响的临床研究,R743.3
  20. 基于GIS的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P20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 油田开发(油藏工程) > 稠油油田开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