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混合极端嗜热古菌对黄铜矿及铁闪锌矿浸出的研究

作 者: 刘凯
导 师: 吴学玲;杨宇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极端嗜热古菌 黄铜矿 铁闪锌矿 群落演替
分类号: TD92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物冶金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从矿物中提取有价金属的方法,特别适于处理贫矿、表外矿及废矿,并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能耗低等突出优点。在生物冶金中,嗜热浸矿微生物的应用具有很大潜力,对嗜热微生物的浸矿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采用三株极端嗜热古菌(包括金属硫叶菌(Sulfolobus metallicus JCM 9184)、瑟杜生金属球菌(Metallosphaera sedula JCM 9185)和万座酸菌(Acidianus manzaensisYN25))对黄铜矿铁闪锌矿的混合浸出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黄铜矿浸出过程中pH值和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混合极端嗜热古菌浸出黄铜矿过程中群落的动态演替,混合极端嗜热古菌对铁闪锌矿的浸出这三个方面。首先,在预实验中发现三株菌在亚铁/硫培养基中的最适pH分别为1.5和2.5,在温度范围65℃-75℃时生长良好。为了研究pH和温度对黄铜矿浸出的影响,本文进行了混合极端嗜热古菌在两个不同pH值(1.5和2.5)及不同温度(65℃和75℃)条件下对黄铜矿的浸出试验。通过浸出试验发现,极端嗜热古菌具有较高的浸出效率,在pH 1.5和65℃条件下,摇瓶混合浸出24天铜浸出率能达到90%以上。在比较pH值对黄铜矿浸出的影响时发现,pH为1.5时铜的浸出率为90.8%,而pH为2.5时铜的浸出率为56.9%,说明在一定范围内较低的pH值更有利于黄铜矿的浸出。在比较不同温度对黄铜矿浸出的影响时发现,在pH 1.5条件下,温度从65℃升高到75℃,黄铜矿的铜浸出率(87.7%)并未增加,说明温度增加,铜浸出率并不一定相应增高。其次,本文通过古菌DNA提取,16S rDNA扩增以及PCR-RFLP分析和测序比对等生态学分析方法,对黄铜矿浸出过程中的混合极端嗜热古菌群落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黄铜矿的浸出前期S.metallicus是占据优势的菌种,而到了后期A. Manzaensis的比例则会上升,并最后取代S. metallicus成为优势种。最后,本文研究了混合极端嗜热古菌对铁闪锌矿浸出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极端嗜热古菌浸出铁闪锌矿能力比中温浸矿细菌更加优异。加入高铁离子能够加快铁闪锌矿中锌的浸出,特别是在浸矿初期,加入了12 g/L高铁离子的体系锌的浸出速率很快,在浸出8小时浸出率就能达到40%左右。矿浆浓度对浸出率影响明显,较低的矿浆浓度具有更高的浸出率。利用极端嗜热古菌间接浸出铁闪锌矿时,停留时间和矿浆浓度都对浸出效果有着显著影响,停留时间长浸出效果好。当矿浆浓度高时,锌的浸出率很低,微生物氧化亚铁的速率缓慢是造成浸出率低的主要原因。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23
  1.1 生物冶金技术研究进展  10-14
    1.1.1 生物冶金的历史和现状  10-13
    1.1.2 生物冶金工艺  13-14
  1.2 生物冶金微生物  14-18
    1.2.1 嗜中温微生物  16-17
    1.2.2 中等嗜热微生物  17
    1.2.3 极端嗜热微生物  17-18
  1.3 极端嗜热微生物在生物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18-20
    1.3.1 高温槽浸工艺的工业应用  18-19
    1.3.2 高温微生物在堆浸中的应用  19-20
  1.4 浸矿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20-21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21-23
第二章 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极度嗜热古菌对黄铜矿的浸出  23-34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3-25
    2.1.1 实验矿样  23-24
    2.1.2 微生物和培养条件  24-25
    2.1.3 混合极度嗜热古菌浸出黄铜矿实验  25
    2.1.4 物理化学分析  25
  2.2 实验结果和讨论  25-33
    2.2.1 pH对黄铜矿浸出的影响  25-28
    2.2.2 温度对黄铜矿浸出的影响  28-32
    2.2.2 矿渣XRD分析  32-33
  2.3 本章小结  33-34
第三章 混合极端嗜热古菌浸出黄铜矿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演替  34-43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4-39
    3.1.1 浸出液取样  34
    3.1.2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化  34-36
    3.1.3 古菌16S rDNA的PCR扩增  36-37
    3.1.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37
    3.1.5 连接,转化和SP6,T7-PCR扩增  37-38
    3.1.6 SP6,T7-PCR产物双酶切及电泳  38-39
    3.1.7 序列测定及其分析  39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39-42
    3.2.1 混合极端嗜热古菌浸出黄铜矿过程中的群落变化  39-42
  3.3 本章小结  42-43
第四章 极端嗜热古菌浸出铁闪锌矿的研究  43-55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3-45
    4.1.1 矿样  43
    4.1.2 菌种  43
    4.1.3 物理化学分析  43
    4.1.4 混合极端嗜热古菌与混合中温菌浸出铁闪锌矿的比较试验  43-44
    4.1.5 高铁离子对混合极端嗜热古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试验  44
    4.1.6 矿浆浓度对混合极端嗜热古菌浸出铁闪锌矿的影响试验  44-45
    4.1.7 混合极端嗜热古菌间接浸出铁闪锌矿试验  45
  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45-53
    4.2.1 混合极端嗜热古菌与混合中温菌浸出铁闪锌矿的比较试验  45-47
    4.2.2 高铁离子对混合极端嗜热古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试验  47-49
    4.2.3 矿浆浓度对混合极端嗜热古菌浸出铁闪锌矿的影响试验  49-51
    4.2.4 混合极端嗜热古菌间接浸出铁闪锌矿试验  51-53
  4.3 本章小结  53-55
第五章 结论  55-56
参考文献  56-64
致谢  64-65
研究成果  65

相似论文

  1. 城门山铜矿硫化矿浮选新技术研究,TD952
  2. 平遥古城旅游商品研究,F592.7
  3. 胞外多聚物对A.f菌在黄铜矿与黄铁矿表面吸附影响的研究,TD925.5
  4. 大厂贫锡铅锑锌多金属硫化矿浮选新技术研究,TD952
  5. L-cysteine对极端嗜热古菌浸出镍铜硫化矿和黄铜矿浸出影响研究,TF18
  6. 磨矿对黄铁矿和黄铜矿浮选行为的影响研究,TD921.4
  7. 某铜矿铜锌分离新工艺和新药剂的研究,TD952
  8. 磁场条件下硫化铜矿浮选电化学过程及机理研究,TD952
  9. 高硫难选铜矿石的浮选研究,TD952
  10. 黄铜矿—闪锌矿浮选电化学行为研究,TD952
  11. 低品位银铜矿银铜浮选回收试验研究,TD952
  12. 黄铜矿热压酸浸渣处理工艺研究,TF811
  13. 微细粒铅锑锌硫化矿浮选研究,TD952
  14. pH对中度嗜热混合菌浸出黄铜矿的影响,TD952
  15. 黑药体系铅锌锑硫化矿的浮选电化学研究,TD952
  16. 低品位黄铜矿细菌浸出机理研究,TF811
  17. 微生物浸出云南文山低品位、高铁闪锌矿的试验研究,TD925.5
  18. 农林交错带生物多样性特征分析,S181
  19. 真空法直接还原高铁闪锌矿的研究,TF813
  20. 高铁硫化锌精矿加压浸出工业化研究,TF8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矿业工程 > 选矿 > 选矿流程与方法 > 特殊选矿 > 细菌选矿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