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与计算

作 者: 刘志方
导 师: 洪振舜
学 校: 东南大学
专 业: 岩土工程
关键词: 规范法 粉喷桩复合地基 沉降 扰动 应力水平 原位压缩曲线 修正Schmertmann法 反分析
分类号: TU4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2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是实际工程中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现行规范在假定桩土变形协调的基础上对复合地基沉降计算进行了简明规定,这种方法简称为规范法。实际经验表明规范法计算所得的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量与实测值经常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对规范法计算复合地基沉降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总结分析了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规范法计算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2)基于大量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检测和沉降观测资料,应用规范法对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进行计算,并与实测沉降对比,发现两者关系比较散乱,实测总沉降量基本上处于计算沉降量的0.2倍和3.5倍之间。(3)分别从桩体强度和土体强度两方面分析复合地基材料的压缩性状对沉降计算结果的影响,得出影响计算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下卧层土体力学参数的取值。目前国内工程地质报告中提供的土层的压缩模量等力学参数值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计算土性压缩指标时没有考虑应力水平问题;二是取样扰动导致土体的压缩变形指标严重失真。(4)对土体取样扰动的影响因素及主要影响表现进行了阐述,对目前国内外定量评价土体取样扰动度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连云港软粘土的室内扰动模拟试验,对其中的孔隙指数法进行了适用性和可行性验证,确定该方法作为本文定量评价土体扰动度的方法。(5)描述了天然沉积粘性土的原位压缩曲线的形式以及土体结构性对其原位压缩曲线性状的影响,并对几种比较经典的原位压缩曲线的做法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上述扰动度的定量评价方法以及扰动度与固结屈服压力的线性关系,提出了修正Schmertmann法,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修正Schmertmann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6)在土层的原位压缩曲线的基础上,考虑应力水平的影响,推导出在实际应力水平范围内土层原位状态下的压缩模量值的计算公式。修正后的压缩模量值比工程地质报告中提供的E1-2更能反映土层在外荷作用下的实际压缩变形情况。(7)将考虑应力水平和取样扰动影响得到的修正压缩模量应用于规范法计算粉喷桩复合地基下卧层土体的沉降,发现计算结果能较好的与实测沉降结果相吻合,两者之间的线性拟合度也较高,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8)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结合直接反分析法中的试错法,对土体压缩模量进行了反演优化分析,并将反演结果分别与前文计算所得的修正压缩模量以及工程地质报告中的E1-2进行了对比,前者关系较为稳定,而与E1-2的关系比较散乱,进一步证实了前文所提方法的准确性,也表明修正压缩模量真实反映了土体原位情况下在上覆荷载作用下的压缩性状。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绪论  8-16
  1.1 研究背景  8
  1.2 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研究现状  8-13
  1.3 问题的提出  13-15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6
第二章 粉喷桩复合地基设计沉降与实测沉降的对比及分析  16-28
  2.1 工程背景  16-18
  2.2 粉喷桩复合地基计算沉降与实测沉降对比研究  18-22
  2.3 规范法计算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22-27
  2.4 本章小结  27-28
第三章 土体取样扰动度的定量评价及其参数变化  28-34
  3.1 土体取样扰动的主要影响表现  28
  3.2 土体取样扰动度的评价方法  28-31
  3.3 孔隙指数法适用性的室内扰动模拟试验验证  31-33
  3.4 本章小结  33-34
第四章 考虑取样扰动和应力水平影响的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34-50
  4.1 天然沉积粘性土的结构性及其原位压缩曲线性状  34-36
  4.2 几种比较典型的原位压缩曲线的方法  36-39
  4.3 修正Schmertmann 法的提出  39-42
  4.4 工程实例验证  42-47
  4.5 基于原位压缩曲线的粉喷桩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计算  47-49
  4.6 本章小结  49-50
第五章 粉喷桩复合地基土工参数反分析  50-64
  5.1 概述  50
  5.2 有限元计算及其理论模型的选择  50-54
  5.3 设计变量的选取  54-55
  5.4 反演优化技术  55
  5.5 目标函数的建立  55-56
  5.6 工程实例  56-63
  5.7 本章小结  63-64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4-66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64-65
  6.2 展望与不足  65-66
参考文献  66-69
致谢  69-70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70

相似论文

  1. 天波超视距雷达目标仿真与信号处理算法研究,TN958.93
  2. 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研究及其实现,TP273.4
  3. 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麦蚜远距离迁飞轨迹,S433
  4. 单轴持续压荷载及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TU528
  5. 长乐江流域大气氮、磷沉降及其在区域营养物质循环中的贡献,X131.2
  6. 双水相脱色絮凝剂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X791
  7. 膨胀土质基坑周边建筑物变形研究,TU443
  8. 东、黄海大气沉降中营养盐的研究,P734.2
  9. 燃煤锅炉掺烧印尼煤的安全性、经济性分析,TK227.1
  10. 中小跨径梁桥拓宽结构受力分析,U441
  11. 高速公路路堤地基处治标准研究,U416.1
  12. 桥梁加宽后结构分析和试验研究,U441
  13. 旧桥改扩建工程中收缩徐变及沉降影响的分析研究,U445.6
  14. 无砟轨道高速铁路CFG桩桩—筏复合地基沉降计算,U213.1
  15. 非软土地区基坑降水地面沉降预测模型研究,TU433
  16. 冲击地压的非线性岩梁混沌动力学分析,TD324
  17. 差压式重介悬浮液密度与粘度一体化测量方法研究,TD94
  18. 基于小波和希尔伯特算法的电能质量分析与检测,TM711
  19. 基于扰动模型的矩阵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滑模控制,TM341
  20. 双级四脚矩阵变换器建模与控制,TM46
  21. 配比及粒径对煤粉燃尽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TK227.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 > 土力学 > 地基变形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