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安徽省升金湖湿地土壤碳、磷的分布研究

作 者: 迟传德
导 师: 潘根兴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土壤学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土壤碳 土壤磷 升金湖 剖面分布
分类号: S1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94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湿地生态系统与森林和海洋一起被誉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又因其巨大的生产功能和生态环境效益被称为“人类的摇篮”、“生物基因库”和“自然之肾”。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湿地受到人类强烈的干扰,导致湿地面积萎缩、污染严重、功能退化甚至丧失,并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湿地是二氧化碳的“汇”和全球尺度上的气候“稳定器”,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有重要意义,因此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已成为世界性的研究热点。目前,我国湿地碳循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北的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东部的若尔盖高原等泥炭堆积的沼泽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自古是淡水湿地广布的地区,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因围湖造田湿地面积大为萎缩。至今,沿长江的河网地带仍有一定面积的淡水湿地分布,这些湿地土壤的C、N、P等重要生源要素的循环特点及其环境意义还少有研究资料报道。 升金湖湿地是长江下游平原河湖湿地的一部分,位于安徽省南部池州市境内,濒临长江,境内湿地生态系统保存完好,是我国和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水禽越冬地和歇息地之一。本研究以升金湖湿地土壤为对象,重点研究湿地土壤碳、磷的变化,以期为了解长江流域淡水湿地土壤有机碳和磷的变化特点及其与陆地生态系统碳、磷变化的关系,进一步为评价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升金湖湿地土壤具有较高的有机碳密度,高于国内自然土壤及水稻土,但低于国内外中高纬度地区湿地土壤。湿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随深度的变化符合幂函数,有机碳的表层积累强于耕作土壤,且分布较深,与湿地植被的根系分布有关。但受到沉积过程和植被的生长等因素的影响,湿地土壤碳氮的水平分异明显。供试湿地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高于农田土壤,可见湿地土壤有明显的碳/氮的汇效应; 2、湿地土壤速效磷与全磷含量随深度的变化均符合指数函数关系,与湿地土壤的特有环境有关。湿地土壤无机磷组分以被氧化铁胶膜包裹的闭蓄态磷为主,其次为Fe-P,其余几种形态的次序为:Ca10-P>Ca2-P>Al-P>Ca8-P。各级无机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表现为,Ca2-P、Ca8-P、Al-P和Fe-P的变化趋势较一致,并与全磷的变化相似,而Ca10-P和O-P的变化较为复杂; 3、利用相关系数来分析讨论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变化与Olsen-P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Olsen-P与Ca2-P、Ca8-P、Al-P、Fe-P关系显著,即它们对有效磷的含量影响较大,由于Olsen-P法提取的有效磷主要为Ca2-P形态的,故可以认为Ca8-P、Al-P、

全文目录


摘要  6-8
英文摘要  8-10
文献综述  10-24
1 引言  24-30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4-26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26
    1.2.1 研究目标  26
    1.2.2 研究内容  26
  1.3 技术路线  26-27
  1.4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条件概述  27-30
    1.4.1 地理位置与范围  27
    1.4.2 地质与地貌条件  27-28
    1.4.3 气候与水文条件  28
    1.4.4 生物资源条件  28-29
    1.4.5 母质与土壤条件  29-30
2 材料与方法  30-33
  2.1 样品采集与制备  30
  2.2 分析测定方法  30-33
    2.2.1 土壤有机质及其氧化稳定性测定  30-31
    2.2.2 土壤无机磷分级测定  31
    2.2.3 其他理化性质的测定  31-33
3 结果与分析  33-50
  3.1 升金湖湿地土壤碳的变化  33-42
    3.1.1 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与深度分布特征  33-35
    3.1.2 湿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分布特征  35-36
    3.1.3 湿地土壤有机碳的氧化稳定性  36-38
    3.1.4 湿地土壤有机碳与全氮的关系  38-40
    3.1.5 湿地土壤有机碳的水平变异  40-42
  3.2 升金湖湿地土壤各形态无机磷的变化  42-50
    3.2.1 湿地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变化及剖面分布  42
    3.2.2 湿地土壤全磷的水平变异  42-46
    3.2.3 湿地土壤各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变化  46
    3.2.4 湿地土壤各形态无机磷的深度变化  46-48
    3.2.5 湿地土壤各形态无机磷与全磷、速效磷的关系  48-49
    3.2.6 湿地土壤各形态无机磷与pH的关系  49-50
4 结论  50-51
参考文献  51-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闽江口鳝鱼滩入侵种互花米草与土著种芦苇湿地土壤碳库特征比较,S451
  2. 添加腐熟秸秆调节土壤碳氮比对烤烟碳氮代谢及品质影响的研究,S572
  3. 蔬菜地土壤磷素累积特征及淋失风险研究,S63
  4. 东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X826
  5.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研究,X37
  6. 三峡重庆库区消落区生态风险管理研究,X171
  7. 辽宁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评,X171.1
  8. 双台子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X171
  9. 辽宁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X37
  10. 辽宁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X171.1
  11. 长期施肥对河西灌漠土有机氮组分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S158
  12. 渝西云雾山稻田湿地生态学初步研究,X171
  13. 基于社区的鄱阳湖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研究,X37
  14. 辽河口湿地景观演变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X826
  15. 长期不同施肥对石灰性土壤磷形态转化及剖面分布的影响,S153.61
  16. 唐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和保护研究,X37
  17.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X171
  18. 3S技术支持下的扎龙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X826
  19. 河北省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及其调控对策,X826
  20. 电厂温排水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X820.3
  21. 基于遥感图像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X826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