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一体化间歇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作 者: 邓长慧
导 师: 曹敬华
学 校: 青岛理工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一体化反应器 城市污水 脱氮 连续流间歇曝气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分类号: X70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操作管理方便。通过延长污泥龄,可实现延时曝气,具有剩余污泥量少、稳定性高、无需再进行厌氧硝化处理等特点,而且可省去初次沉淀池。但是,随着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不仅要求去除有机污染物,还要求脱氮,传统的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工艺难以满足要求,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课题结合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和厌氧—好氧工艺的优点,研究开发了一体化连续流间歇曝气活性污泥反应器。通过改变反应器内混合液的循环流动方式及运行方式,不仅实现了反硝化脱氮,而且消除了污泥膨胀问题。本文对该试验装置处理城市污水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曝停时间比、溶解氧水平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反应器的除碳脱氮效果的影响,确定其较优的试验控制条件。试验表明:在曝气/停止曝气时间为3:1,DO=2.0mg/L,HRT=15h时反应器运行效果最好;在进水水质为CODCr 96.38~637mg/L、总氮34.2~65mg/L、SS 99~241mg/L时,反应器出水CODCr和SS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标准的B标准;出水BOD5浓度基本达到了一级标准的B标准;出水总氮浓度达到了一级标准的A标准,出水氨氮浓度基本达到了A标准。总之,本装置具有很高的有机物去除及生物脱氮效果,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剩余污泥量少、运行费用低,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9
第1章 绪论  9-21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9-12
    1.1.1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9-10
    1.1.2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现状  10-11
    1.1.3 污水处理技术工艺发展  11-12
  1.2 活性污泥工艺的发展  12-19
    1.2.1 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  13-15
    1.2.2 吸附—生物降解工艺  15-16
    1.2.3 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艺  16-18
    1.2.4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工艺  18-19
  1.3 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19-21
    1.3.1 课题的提出  19-20
    1.3.2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20-21
第2章 试验流程、装置及运行  21-26
  2.1 试验流程  21
  2.2 试验装置  21-22
  2.3 试验安排  22-23
  2.4 试验装置的启动  23-24
  2.5 试验测试项目与方法  24-26
    2.5.1 取样安排  24-25
    2.5.2 水质测试项目及方法  25-26
第3章 试验结果  26-34
  3.1 曝停时间比的优选试验  26
  3.2 溶解氧水平的优选试验  26-27
  3.3 水力停留时间优选试验  27-34
第4章 反应器去除有机物性能的研究  34-45
  4.1 有机物降解机理  34-35
  4.2 有机物去除规律分析  35-44
    4.2.1 曝停时间变化对去除有机物的影响分析  35-39
    4.2.2 DO变化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  39-42
    4.2.3 水力停留时间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  42-43
    4.2.4 容积负荷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  43-44
  4.3 本章小结  44-45
第5章 反应器脱氮性能的研究  45-65
  5.1 生物脱氮机理  45-51
    5.1.1 氨化作用  46-47
    5.1.2 硝化反应  47
    5.1.3 反硝化作用  47-48
    5.1.4 同步硝化反硝化  48-51
  5.2 间歇曝气活性污泥法脱氮规律分析  51-64
    5.2.1 曝停时间变化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分析  51-58
    5.2.2 溶解氧浓度改变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58-61
    5.2.3 水力停留时间的改变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61-64
  5.3 本章小结  64-65
第6章 最优工况的确定  65-75
  6.1 最优曝停时间比的确定  65-67
  6.2 最优溶解氧水平的确定  67-69
    6.2.1 供氧模式的选择  67
    6.2.2 DO变化规律分析  67-68
    6.2.3 DO变化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68-69
  6.3 最优水力停留时间的确定  69-71
  6.4 连续流间歇曝气活性污泥工艺最优工况确定  71-72
  6.5 连续流间歇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  72-74
  6.6 本章小结  74-75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5-77
  7.1 结论  75-76
  7.2 建议  76-77
参考文献  77-8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0-81
致谢  81

相似论文

  1. 云南省玉溪污水厂A~2/O工艺脱氮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X703
  2. 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及其脱氮除磷特性研究,X703
  3. 两段H/O-生态联合工艺处理制革废水研究与实践,X794
  4. 包埋固定化菌株qy37处理高盐含氮废水的试验研究,X703
  5. 煤焦油催化加氢轻质化及催化剂的研究,TQ426
  6. 城镇污水MBBR强化脱氮除磷中试研究,X703
  7. 城市污水A~2/O处理工艺的运行与探讨,X703
  8.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效率研究,X703
  9. 温室甲鱼养殖废水生物滤池—蔬菜水培系统联合处理技术研究,X714
  10. 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脱氮实验研究,X703
  11.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工艺研究,X703
  12. 前置反硝化UBAF处理城市污水脱氮性能研究,X703
  13. 固定化菌—藻体系净化养殖废水协同作用的研究,X703
  14. 滇池入湖河道城市污水的CEPT+A/O处理方法实验研究,X703
  15.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在济南水质净化二厂工艺优化改造中的模拟研究,X703
  16. 改性硅藻土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厂尾水的试验研究,X703
  17. MUC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关键技术研究,X703
  18. A—TF—BAF联合处理城市污水的应用研究,X703
  19. 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快速启动及影响因素研究,X703.1
  20. 投加填料强化沉淀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X703.1
  21. 基于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法及新型悬浮填料强化的城市污水深度脱氮除磷技术研究,X703.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技术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