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19世纪后半期美国西部矿业边疆初探

作 者: 秦娟
导 师: 刘文涛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世界史
关键词: 美国西部 矿业边疆 采矿者
分类号: K71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1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世纪后半期,在美国西部山区兴起了大规模的矿业开发运动。这次经济开发运动以群众性淘金热为先导,经历了浅层开采和深层挖掘两个阶段,并且随着矿业开发运动的进行,在美国西部形成了与“农业边疆”、“牧牛边疆”等相对应的“矿业边疆”。 序言中,笔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矿业边疆”进行了重新定义。“矿业边疆”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地理概念,还具有自然地理与社会形态方面的内涵,它包含着“人”与“地”的辨证关系,旨在阐释这一区域中各种社会现象、经济现象等的分布形态与变化状况。通过对它的研究,本文力图揭示出各种现象的内部深化和外部扩散的形态与规律,以及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 文章主体分四个部分,依次论述了矿业边疆形成与拓展的社会历史成因,矿业边疆的拓展过程,矿业边疆拓展的后果和影响以及美国西部矿业边疆的形成与拓展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在美国西部矿业边疆形成与拓展的社会历史成因问题上,笔者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美国西部矿业边疆的形成与拓展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指出,矿业边疆的形成与拓展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矿业边疆的形成与拓展是美国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二)美国的诸多因素有利于西部矿业边疆的形成与拓展。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矿业边疆的形成与拓展提供了可能;外来资本的流入解决了矿业开发中的资金问题;移民的大量涌入为矿业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美国政府优惠的西部开发政策有利于矿业边疆的形成与拓展。(三)移民特有的价值观念是美国西部矿业边疆形成与拓展的重要思想动因。 关于美国西部矿业边疆的拓展过程,可以从矿业开发的地域拓展和矿业生产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化两个方面来认识。边疆的地域拓展是随着开发热点在西部山区的不断转移进行的;而在生产方式上则经历了个体开采、雇佣劳动、大规模的企业化机器开采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美国西部山区进行的此次经济开发热潮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在这一过程中,既由于矿业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度拓展,形成了以矿业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地理区域,又由于矿业生产向外围地区的延展,而呈现出矿业边疆的自然 地理和杜会形态方面的特征。矿业边疆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双重进程,不仅对西 部地区乃至整个美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在政治、文化等方 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每一步进展, 又都成为矿业边疆向深度和广度继续扩展的新起点和新动因。 西部矿业开发运动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通过对矿业边疆形成与拓 展的社会历史成因、过程和影响的分析,可以从中归纳出对我国西部开发战略具 有重要意义的借鉴经验,以它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鉴,在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尤其 是我国西部经济、文化和民族各方面特点的基础上,本着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 原则,为我国的西部开发事业提烘历史的参照系,触发现实的新思路。

全文目录


序言  8-9
一、 美国西部矿业边疆形成与拓展的社会历史成因  9-17
  (一) 美国西部矿业边疆的形成与拓展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9-11
    1. 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9-10
    2. 是美国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10-11
  (二) 美国的诸多因素有利于西部矿业边疆的形成与拓展  11-16
    1.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矿业边疆的形成与拓展提供了可能  11
    2. 外来资本的流入解决了矿业开发中的资金问题  11-12
    3. 移民的大量涌入为矿业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12-14
    4. 美国政府优惠的西部开发政策有利于矿业边疆的形成与扩展  14-16
  (三) 移民特有的价值观念是美国西部矿业边疆形成与拓展的重要思想动因  16-17
二、 美国西部矿业边疆的拓展过程  17-21
  (一) 矿业边疆在地域上的扩展  17-19
    1. 以派克峰淘金热为开端的中部诸地区的矿业开发活动  17-18
    2. 南部亚利桑那地区的矿业开采  18
    3. 矿业边疆向北部地区延伸  18-19
    4. 矿业边疆拓展的终点——布莱克山  19
  (二) 矿业边疆拓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化  19-21
三、 美国西部矿业边疆拓展的后果和影响  21-33
  (一) 社会方面  21-24
    1. 矿区城镇的形成  22
    2. 美国西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22-23
    3. 确立了具有西部矿区特色的社会秩序  23-24
  (二) 经济方面  24-28
    1. 对西部农业开发的影响  24-25
    2. 推动了美国西部的工业化进程  25
    3. 对美国货币制度的制定产生了影响  25-26
    4. 交通运输方式的改进与发展  26-28
  (三) 政治方面  28-30
    1. 促进了州的建立  28
    2. 对两党竞选产生了影响  28-29
    3. 推动了西部工人运动的发展  29-30
  (四) 文化方面  30-33
四、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33-37
注释  37-40
参考文献  40-42
后记  42

相似论文

  1. 美国西部片与中国西部电影比较研究,J905
  2. 西北地区投资环境研究,F832.48
  3. 美国西部开发经验启示,K712
  4. 美国西部开发失误现象初探,K712.4
  5. 美国西部小说研究,I712
  6. 北美殖民地时期弗吉尼亚议会制度研究,K712.3
  7.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黑人居住隔离问题研究,K712
  8. 美国西海岸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K712
  9. “建国时期”美国的军事改革和建设,K712.4
  10. 近年来国内学界美国宗教和宗教史研究综述,K712
  11. 早期美国华工的命运(1865—1894年),K712
  12. 美国革命期间约翰·亚当斯争取荷兰贷款研究,K712
  13. 詹姆斯·布坎南与19世纪上半叶俄勒冈问题,K712
  14. 19世纪后期美国西部租佃制研究,K712
  15. 民国初期美国对中国军阀的政策,K712.5
  16. 国内外学术界美国印第安人宗教问题研究综述,K712.8
  17.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加州华人、日本人研究,K712.4
  18. 论种族主义阴影下黑人媒体地位的演变与美国媒体的实质,K712
  19. 移民美国的印度人研究(1965年以后),K712
  20. 一战期间威尔逊对华政策,K712.4
  2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的远东政策,K71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美洲史 > 北美洲 > 美国 > 帝国主义时期(1898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