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豫剧演唱中方言字音问题及咬、吐字特点初探

作 者: 胡振邦
导 师: 付鸿敏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豫剧 方言字音 咬字吐字
分类号: J8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254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豫剧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大的地方戏品种,其语言基础是中州音韵的豫东、豫西(以开封、洛阳为中心)两地区的音韵和语调。纵观这两地区的方言字音,与普通话在声、韵两方面相差不大,但河南其它各地区特别是省际交界地方的方言字音和以上两地区有很大差别,这些地区的群众在演唱时因方言重而消弱了豫剧声腔艺术的风格和韵味。本文从方言字音的比较入手,结合豫剧演唱中咬、吐字特点,详细分析,以求给广大豫剧爱好者以“正音”的依据。 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简介豫剧的形成、发展及研究方言字音和咬、吐字特点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结合豫剧声腔艺术语言的字音特点,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首先以“五音”为依据对河南各地方言在声母(字头)上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其次以“四呼”为依据对河南各地方言在韵母上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第三对河南方言中字的调类、调值与普通话进行比较研究。 第三部分:对豫剧演唱中咬、吐字特点从口劲、字头与喷口、字腹与引长、归韵与收声、字调的标准、吐发与感情表现六个方面进行详尽阐述。 第四部分:指出豫剧艺术当前面临困境,提出豫剧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革新发展,使得其满足广大群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7
一、 序言  7-8
二、 河南各地方言字音的比较研究  8-24
  1. 声母(字头)的比较研究  8-13
  2. 韵母(字腹、字尾)的比较研究  13-22
  3. 声调的比较研究  22-24
三、 豫剧演唱中咬、吐字特点研究  24-34
  1. 咬、吐字的“口劲”  25-26
  2. 字头与喷口  26-27
  3. 字腹与引长  27-28
  4. 归韵收声  28-30
  5. 声调  30-31
  6. 吐字与感情表现  31-34
四、 结语  34-35
注释  35
参考书目  35-37

相似论文

  1. 豫剧“豫东调”与“豫西调” [二八板]类唱腔的差异性研究,J825
  2. 他如何重塑传统?,J825
  3. 民族声乐在中等艺术学校豫剧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825-4
  4. 谈叙事歌曲《木兰从军》的形象塑造,J616.2
  5. 柯达伊同声合唱作品的艺术诠释,J616
  6. 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J616
  7. 河北梆子和豫剧的音乐比较,J617
  8. 豫剧现代戏《朝阳沟》音乐创作研究,J617.5
  9. 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可行性,J60-4
  10. 二十世纪豫剧艺术改革发展研究,J825
  11. 豫剧男声唱腔与演唱艺术探微,J825
  12. 豫剧演唱艺术研究,J825
  13. 近代河南豫剧艺人群体研究,J825
  14. 论豫剧演唱中的男女分腔问题,J825
  15. 豫剧改革后的主要演唱技法研究,J617.5
  16. 河南豫剧音乐和欧洲真实主义歌剧音乐的比较研究,J617
  17. 任宏恩表演艺术研究,J825
  18. 豫剧的历史、发展与演唱之研究,J825
  19. 豫剧在新疆兵团农八师的传承与创新,J825
  20. 台湾豫剧研究,J825

中图分类: > 艺术 > 戏剧艺术 > 中国戏剧艺术 > 地方剧艺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