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On a Translator\'s Cultural Attitde in CE Translation

作 者: 陈萍萍
导 师: 陈刚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异化翻译 文化态度 后殖民主义理论 帝国主义文化 莫里斯 中译英 社会背景 符号理论 西方民族 目的语文化
分类号: H3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3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美国查尔斯·威廉·莫里斯符号理论为基础,后殖民主义理论为补充,本文探讨了中译英中译者的文化态度。 全文共分六章。根据当前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第一章提出归化和异化是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两种方法,第二章介绍了莫里斯的符号学基本理论。第三章通过运用这一理论,详细分析了影响译者文化态度的各种因素---文本类型、社会背景、翻译目的、作者意图以及读者对象---并将社会背景这一因素作为重点加以分析。在对《红楼梦》两种英译本的比较分析基础上,作者在第四章得出归化和异化都能在目的语文化中完成各自的使命,因而也都有其存在价值。第五章用实例论证了归化和异化的互补关系。最后一章提出在中译英中应尽可能采用异化翻译。以往关于中国文学、哲学作品的翻译,以西方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的价值观来塑造中国文本。在当今后殖民主义时代,异化翻译对于弘扬中国文化、反对英语国家文化上的霸权主义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全文目录


0 Introduction  8-13
Ⅰ The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13-18
Ⅱ Fundamentals of the Semiotics of Charles Morris  18-23
  2.1 The Possibilities of A Semio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Theory  18-19
  2.2 Fundamentals of Morris' Semiotics  19-23
    2.2.1 Behaviorism as a Theoretical Basis  19-20
    2.2.2 Semiosis  20-22
    2.2.3 Three Areas of Semiotics  22-23
Ⅲ Analysis of Deciding Factors of A Translator's Cultural Attitude  23-44
  3.1 Application of Morris' Semiotics to Translation  23-24
  3.2 Deciding Factors or A Translator's Cultural Attitude  24-44
    3.2.1 Text  24-27
    3.2.2 Social Background  27-37
      3.2.2.1 History of Imperial Use of Translation  27-30
      3.2.2.2 Jacquemond Hypotheses  30-35
      3.2.2.3 Three Roles of Translation  35-37
    3.2.3 Purpose of Translation  37-40
    3.2.4 Author and Readership  40-44
Ⅳ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Versions of Honglou Meng  44-61
  4.1 Introduction  44-45
  4.2 A Detailed Analysis  45-61
    4.2.1 Translation of the Title  46-47
    4.2.2 Translation of Places  47-49
    4.2.3 Translation of Names  49-51
    4.2.4 Nida's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51-61
Ⅴ Interaction Between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61-72
  5.1 Reasons in Support of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61-63
  5.2 Complement to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63-65
  5.3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65-72
    5.3.1 Syntactic Equivalence  66-67
    5.3.2 Semantic Equivalence  67-69
    5.3.3 Pragmatic Equivalence  69-72
Ⅵ Conclusion  72-80
Bibliograph  80-82

相似论文

  1. 目的语文化知识导入研究,H195
  2. 英语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学习的态度与其目的语语言文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H319
  3. 文化差异与翻译,H059
  4. 语言的文化本质与语言交流中的文化功能,H195
  5. 应用母语文化进行英语教学研究,G633.41
  6. 中国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模式探索,H319.3
  7. 以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正确文化态度,H09
  8. 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流变及省察,G40-06
  9. 广告标语说服策略研究,H052
  10. 词汇符号中的象似性和任意性纵览,H0
  11. 两种安全协议形式化理论的研究,TP393.04
  12. “文学自觉魏晋说”再探讨,I206.2
  13. 从简.奥斯丁后期作品看英国社会各阶层的变化,I561
  14. 临沂民歌风格特征与传承,J607
  15. 从近现代日本的历史环境出发解读文学作品中的“鸟”,I313.074
  16. 从日本古代文学作品看日本人武士观的变化,I313
  17. 矛盾情结与艺术模糊性,I712
  18. 析《红楼梦》杨译本的转喻翻译策略,H315.9
  19. 菏泽地区民歌曲调与演唱风格研究,J607
  20. 贾湖与中山寨出土史前骨笛新探,K875.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