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古典戏曲人妖情缘剧研究

作 者: 张梅珍
导 师: 王汉民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戏剧戏曲学
关键词: 古典戏曲 人妖情缘剧 文化意蕴 艺术魅力
分类号: I20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9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我国古代戏曲中,人妖情缘剧丰富而独特。研究人妖情缘剧有助于了解我国古代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欲求。本文借鉴前人研究小说中人妖恋故事的方法和成果,对戏曲中的人妖情缘剧进行了初步而较全面的考察。第一章探讨了人妖情缘剧的文化基础,认为它以我国古代“物老成精”的民间信仰为精神基础,直接导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提出了“大禹娶涂山氏”和“后羿与玄狐的婚恋故事”是两个并行的神话原型的观点;分析了人妖情缘故事的生成心理,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即人类自然情欲对禁欲思想的反动和白日梦幻的心理补偿。第二章梳理了我国古代人妖情缘剧的剧目和辑录存佚状况,并将之主要分成“白娘子故事系列”、“人狐之恋系列”、“猿猴抢婚系列”、“‘辰勾月’系列”“鲤鱼精故事及其它”等多个系列进行分类叙述说明。第三章探讨了主要四个系列人妖情缘剧的文化意蕴,即母性崇拜与男子的恋畏心理(白娘子故事)、祥瑞之狐与妖兽之狐(人狐之恋)、推原神话的置换变形(猿猴抢婚)、话语权力与权力话语(“辰勾月”)。第四章分析了人妖情缘剧的艺术魅力,认为它的艺术魅力主要得益于塑造了形象丰富、性格各异的女妖群像和剧作中浓厚的奇幻色彩与世俗色彩。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4
中文文摘  4-9
引言  9-11
第1章 人妖情缘剧的文化基础  11-17
  1.1 妖的定义  11
  1.2 人妖情缘剧的文化基础  11-17
    1.2.1 人妖情缘故事的起源  12-13
    1.2.2 人妖情缘故事的神话原型  13-15
    1.2.3 人妖情缘故事生成的心理分析  15-17
第2章 人妖情缘剧述要  17-31
  2.1 白娘子故事  20-22
  2.2 人狐之恋  22-25
  2.3 猿猴抢婚  25-27
  2.4 “辰勾月”  27-28
  2.5 鲤鱼精故事及其它  28-31
第3章 人妖情缘剧的文化意蕴  31-41
  3.1 母性崇拜与男子的恋畏心理:方本《雷峰塔》传奇再分析  31-34
    3.1.1 母性崇拜  31-33
    3.1.2 男子的恋畏心理  33-34
  3.2 人狐之恋:祥瑞之狐与妖兽之狐  34-37
  3.3 猿猴抢婚:推原神话的置换变形  37-38
  3.4 “辰勾月”:从仙到妖的改写——话语权力与权力话语  38-41
第4章 人妖情缘剧的艺术魅力  41-47
  4.1 女妖群象的塑造与人性之美的张扬  41-43
  4.2 人妖情缘剧的奇幻色彩  43-46
  4.3 人妖情缘剧的世俗色彩  46-47
结语  47-48
参考文献  48-51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51-52
致谢  52-53
个人简历  53-54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54

相似论文

  1. 科尔沁地名传说探析,I207.7
  2. 元杂剧男主角形象研究,I207.37
  3. 唐代志怪传奇小说中妖怪形象研究,I207.419
  4. 论综合装饰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艺术魅力,J527
  5. 地域风貌所展现的艺术魅力——谈高殿才的水彩画作品,J215
  6. 论无名氏创作中的文化意蕴,I206.6
  7. 曲阳石雕工艺与民俗研究,J314
  8. 一幅独特的俄罗斯社会风俗画,I512.074
  9. 唐传奇在明代的文本流传,I207.41
  10. 诗教的课堂艺术,G623.2
  11. 民间美术的色彩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524
  12. 论韩国青春偶像剧的艺术魅力,J905
  13. 生态文明的呼唤,I207.42
  14. 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的宗教情怀与艺术魅力探究,J905
  15. 中国近现代武术思想演变的阶段特征研究,G852
  16. 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I207.6
  17. 南朝铭文研究,I206.2
  18. 浅析金庸小说的文化内涵,I207.42
  19. 中国吉祥图案的衍变及其文化意蕴探究,J522
  20. 唐五代梦类小说研究,I207.419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戏剧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