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工艺研究

作 者: 张鉴达
导 师: 李善评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SBR反应器 微生物相 动力学参数
分类号: X7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49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主要是来自于厌氧污泥的颗粒化,近些年国内外学者认识到在好氧环境下,由于微生物的自凝聚性质,污泥也可以颗粒化。本论文在两套结构相同的SBR反应器中,利用人工配制的模拟废水,分别接种絮状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培养好氧颗粒污泥。通过控制COD有机负荷、水力停留时间、表面上升气体流速等条件,两反应器在运行45d后,均成功培养出了好氧颗粒污泥。 两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保持相同的操作条件,当COD负荷为3.95~4.06kg/(m3·d)、表面上升气体流速为0.0218m/s、水力停留时间为6h时,两反应器内形成了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好氧颗粒污泥1和好氧颗粒污泥2。在培养过程中通过监测出水COD、TN、TP,分析了两反应器内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的生物降解能力的变化情况,并研究了不同接种污泥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的过程差异。 好氧颗粒污泥1和好氧颗粒污泥2的污泥比重分别为1.004和1.006,含水率分别为98.3%和97.2%,比好氧速率分别为22.39gO2kgMLSS-1h-1和19.00gO2kgMLSS-1h-1。利用光学显微镜对两种好氧颗粒污泥进行观察,发现:好氧颗粒污泥1呈黄色,直径为2~5mm,周围有大量丝状菌繁殖,结构有些蓬松;而好氧颗粒污泥2也呈黄色,粒径比好氧颗粒污泥1略小,但是结构更加密实,周围没有丝状菌生长。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好氧颗粒污泥1和2的微观结构发现:好氧颗粒污泥1中存在这大量的丝状菌,丝状菌之间相互缠绕,构成了好氧颗粒污泥的骨架,这些丝状菌的直径为3~4μm,同时可观察到大量球菌存在,球菌的直径约为0.6μm左右;而好氧颗粒污泥2主要由排列规则的球菌和杆菌构成,杆菌的长为1.8~2.4μm,直径为1μm左右,球菌直径为0.6~0.9μm,略大于好氧颗污泥1中的球菌直径。 论文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1和好氧颗粒污泥2的动力学差异,研究表明:好氧颗粒污泥1和2的降解动力学参数Vmax值分别为1.20h-1和1.05h-1,Ks值分别为485mg/L和336mg/L;好氧颗粒污泥1和2的生长动力学参数Y值分别为0.156kg/MLVSS/kgCOD和0.157kgMLVSS/kgCOD,Kd值为0.030d-1和0.028d-1。 通过在曝气强度为400L/h,200L/h,60L/h工况下分别测定反应器内溶解氧,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第一章 绪论  9-19
  1.1 微生物颗粒化技术  9-11
    1.1.1 生物自凝聚现象  9
    1.1.2 厌氧污泥颗粒化技术  9-10
    1.1.3 好氧污泥颗粒化技术  10
    1.1.4 微生物颗粒化的优点  10-11
  1.2 好氧颗粒污泥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5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1-14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4-15
  1.3 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因素  15-17
    1.3.1 COD负荷  15
    1.3.2 进水水质  15-16
    1.3.3 沉降时间及沉降速度  16
    1.3.4 水力停留时间  16
    1.3.5 流体剪切力  16-17
    1.3.6 接种污泥  17
  1.4 好氧颗粒污泥的性质  17-19
    1.4.1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态  17
    1.4.2 沉淀性能  17-18
    1.4.3 比重  18
    1.4.4 比耗氧速率  18-19
第二章 SBR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研究  19-37
  2.1 试验装置和方法  19-23
    2.1.1 试验装置  19-20
    2.1.2 试验方法  20-22
    2.1.3 试验用水  22
    2.1.4 接种污泥  22-23
    2.1.5 试验项目及监测方法  23
  2.2 SBR Ⅰ中絮状活性污泥向好氧颗粒污泥转化过程的研究  23-30
    2.2.1 污泥颗粒化过程分析  23-27
    2.2.2 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生物降解能力的变化分析  27-30
  2.3 SBR Ⅱ中厌氧颗粒污泥向好氧颗粒污泥转化过程的研究  30-35
    2.3.1 污泥颗粒化过程分析  30-32
    2.3.2 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生物降解能力的变化分析  32-35
  2.4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及其机型分析  35-36
    2.4.1 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的过程及其机理分析  35-36
    2.4.2 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的过程及其机理分析  36
  2.5 本章小结  36-37
第三章 好氧颗粒污泥的性状研究  37-44
  3.1 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相观察  37-40
    3.1.1 光学显微观察  37-38
    3.1.2 扫描电镜观察  38-40
  3.2 好氧颗粒污泥的比重  40-41
    3.2.1 试验目的  40
    3.2.2 试验仪器与方法  40
    3.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0-41
  3.3 好氧颗粒污泥的含水率  41
  3.4 好氧颗粒污泥的比耗氧速率  41-43
    3.4.1 试验目的  41
    3.4.2 试验设备方法  41-42
    3.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43
  3.5 本章小结  43-44
第四章 好氧颗粒污泥动力学研究  44-55
  4.1 基质降解动力学研究  44-51
    4.1.1 理论基础  44-46
    4.1.2 试验方案  46-47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7-51
  4.2 污泥增长动力学研究  51-54
    4.2.1 理论基础  51
    4.2.2 试验方案  51-52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54
  4.3 本章小结  54-55
第五章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模拟废水的周期反应特性  55-69
  5.1 试验目的  55
  5.2 试验方法和设备:  55
    5.2.1 试验方法  55
    5.2.2 试验设备  55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5-67
    5.3.1 反应器内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55-58
    5.3.2 SBR反应器去除污染物的周期反应特性  58-67
  5.4 本章小结  67-69
第六章 研究展望  69-70
第七章 结论  70-71
参考文献  71-75
附录  75-77
致谢  77-7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78-79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9

相似论文

  1. 油漆焦油基单颗粒危险废物热解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X705
  2. 莴笋渗透脱水传质动力学及渗后热风干燥特性研究,TS255.52
  3. Phanerochaete sp. HSD的锰依赖性过氧化物酶产酶优化及微菌丝球强化处理染料废水,X703
  4. 神东煤田不同下垫面侵蚀产沙规律及水动力参数特征,S157.1
  5. 工业化厌氧颗粒污泥重要菌群及相关功能基因研究,X703
  6. 机床动态参数分析与建模方法的研究,TG502.12
  7. UASB反应器处理沤制亚麻废水的动力学研究,X703
  8. 好氧颗粒污泥及其高效菌株降解氯苯胺的试验研究,X703
  9. 颗粒污泥——泥层过滤反应器的试验研究,X703.1
  10. IC反应器接种不同污泥处理纤维板废水运行特性研究,X703
  11. 碳载Pd催化剂的制备及甲酸阳极氧化动力学过程研究,O646.54
  12. 处理城市污水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与性能研究,X703
  13. 驯化活性污泥处理含铬(Ⅵ)废水的研究,X703
  14. 膜生物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与研究,X703
  15. EM菌对好氧污泥颗粒化及性能影响的研究,X703.1
  16.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含铅废水的研究,X703
  17. 好氧颗粒污泥除磷特性的研究,X703
  18. SBR中活性污泥颗粒化过程及处理苯胺废水的研究,X703
  19. 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及其软件设计,TP242
  20. 复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的效能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的研究,X703
  21. 青霉素扩环酶的定向改造,TQ465.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