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含时量子波包法模拟K+HF和H+HBr反应性散射

作 者: 唐平英
导 师: 唐壁玉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
关键词: 含时量子波包方法 分子碰撞和反应动力学 反应截面 速率常数 从头计算势能面 势阱
分类号: O64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分子碰撞和反应动力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微观机理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是宏观反应动力学的基础,同时也为解释化学反应中的基本现象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作为分子碰撞和反应动力学最重要的理论方法之一,含时量子波包法已成功应用于单原子-双原子气相反应散射领域,并在探索表面科学、非弹性散射以及水解过程等方面也逐渐显示出重要作用。本文运用含时量子波包散射方法对K+HF和H+HBr两个反应体系进行了详细的动力学研究。首先,在R.Sayós等人构造的一个新从头计算势能面上对K+HF反应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该反应是有阈能的(大约为0.7eV),其反应几率随碰撞能量的增加而增大,当能量比较大的时候反应几率就趋于平缓。反应物HF初始振转态对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HF的振动激发对反应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HF的转动激发对反应没有多大的影响。同时还计算了反应物分别处于基态和振动激发态时的相对反应截面,与QCT结果相比量子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得更好。另外,反应物处于基态时的绝对反应截面与实验具有相同的阈能和上升趋势。本文还对该反应的速率常数进行了计算与讨论,发现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增加呈指数上升。另外,对H+HBr体系的计算也是在一个最近的从头计算势能面上展开的,分别计算得到了该体系的反应几率和速率常数。反应几率在整个能量范围之内都比较大,且没有阈能。非常奇怪的是,计算得到的速率常数比已有的实验和理论结果大两个数量级左右,而在同一势能面上只通过共线路径计算得到的结果却和实验结果一致。为了找到引起偏差的原因,对该反应雅可比坐标系中的角度θ进行了限制,并重新展开计算。得到的反应几率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该体系的反应特征,它具有0.05 eV的阈能,并随能量的增加而缓慢上升;同时,得到的速率常数也比较好,并大体与实验一致。通过详细分析势能面和动力学过程,发现夺取反应T构型势能面上存在一个势阱。这个势阱可能就是引发计算结果与实验之间巨大偏差的原因。因此H+HBr体系的势能面需要进一步精确计算和拟合。将雅可比坐标系中的角度θ进行了限制后,研究了该反应的同位素效应,发现该体系的热力学同位素效应是比较明显的。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16
第二章 含时量子波包散射理论  16-27
  2.1 引言  16
  2.2 含时波包基矢展开  16-19
  2.3 傅里叶变换处理动能算符  19
  2.4 CS 近似  19-21
  2.5 波包的传播  21-22
  2.6 光学势的应用  22-23
  2.7 离散变量表象  23-24
  2.8 通量提取  24-25
  2.9 反应截面  25-26
  2.10 速率常数  26-27
第三章 含时量子波包法模拟 K+HF 反应性散射  27-37
  3.1 引言  27-28
  3.2 势能面  28-30
    3.2.1 势能面简介  28-29
    3.2.2 K + HF 体系势能面  29-30
  3.3 参数的选取  30-31
  3.4 结果与讨论  31-35
    3.4.1 反应几率  31-33
    3.4.2 积分反应截面  33-35
    3.4.3 速率常数  35
  3.5 小结  35-37
第四章 含时量子波包法模拟 H+HBr 反应性散射  37-45
  4.1 引言  37-38
  4.2 势能面  38-39
  4.3 参数的选取  39
  4.4 结果与讨论  39-44
    4.4.1 反应几率与速率常数  39-41
    4.4.2 限制角度时的反应几率和速率常数  41-42
    4.4.3 势能面分析以及势能面对动力学的影响  42-43
    4.4.4 同位素效应  43-44
  4.5 小结  44-45
总结和展望  45-46
参考文献  46-52
致谢  52-53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3

相似论文

  1. 二维具变阻尼阵的Kramers问题的渐近分析,O211.63
  2. 氯原子和氟代醚反应动力学机理的理论研究,O643.12
  3. 紫外—催化氧化饮用水中六六六的研究,TU991.2
  4. 喹啉降解菌的研究及在柴油脱氮中的应用,X172
  5. 撞击流反应器中化学反应动力学探索,TQ031
  6. He+H_2~+及其同位素取代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理论研究,O643.12
  7. HOO+HOO气相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的理论研究,O643.1
  8. H+HeH~+反应体系的立体动力学理论研究,O643.1
  9. 大气中几种重要氢迁移反应的动力学理论研究,O643.12
  10. 两种氟利昂替代物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O643.12
  11. 核反应截面的实验测量及纠缠判据的研究,O413.3
  12. 无限非局域热非线性介质中空间孤子传播状态的研究,O437
  13. 周期驱动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性质的影响,O431.2
  14. 双势阱中超冷极性原子气体的动力学研究,O431.2
  15. 实坐标空间下聚合物电子结构及电荷输运性质的研究,O469
  16. 光镊应用于介观体系粒子的理论研究,O431.2
  17. 受限的弱相互作用费米气体热力学性质的研究,O431.2
  18. 噪声对双势阱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系自俘获现象的影响,O431.2
  19. 倾斜磁场下双势阱中的量子混沌,O413.1
  20. 超短强激光在等离子体隧道中传输的理论研究,O432.12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 化学动力学、催化作用 > 化学动力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