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山东淄博化工区循环经济建设研究
作 者: 贾鹏
导 师: 郇庆治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生态环境评价 循环经济 单因子环境污染指数 淄博化工区
分类号: F2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化工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随着化工企业的不断发展扩大,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在逐渐加剧。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日益枯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变得日益重要。本文在搜集资料、实地考察、咨询专家、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五大部分:导论、淄博化工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与评价、化工区生态环境破坏的实例分析、化工区循环经济建设分析及研究总结。首先,对淄博化工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做了评估。本文从自然资源、环境现状、污染治理、社会经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淄博化工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参考国家相应的标准规定制定了5级评价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的指标,笔者将山东省的平均水平作为其第三级标准,并按照第三级标准的80%、50%、120%、150%确定了其他四级标准。通过对各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可知,该化工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说处于一般中等状态,并存在着诸多隐患,急需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其次,本文以淄博临淄区齐鲁石化为例,采用单因子环境污染指数评价法,对齐鲁石化化工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做了环境污染现状分析。概括说来,该区的环境经济损失主要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水污染带来的损失;水体污染的经济损失包括污水排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冷却水排放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最后,本文在对齐鲁石化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和限制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齐鲁石化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尤其是通过与其他企业联合建立生态工业园。对淄博市化工区(主要集中在临淄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遇到的阻力做了详细阐述,对如何解决临淄区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并从企业、政府与公众三个方面分析了三者在建设化工区循环经济中应发挥的作用。
|
全文目录
摘要 10-11 Abstract 11-13 第一章 导论 13-27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3-14 1. 石油化工生产对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性 13 2. 石化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13-14 3. 淄博石化区的实际情况所需 14 第二节 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概况 14-19 1. 国内循环经济研究概况 14-17 2. 国外循环经济研究概况 17-19 第三节 相关理论 19-25 1. 循环经济理论 19-22 2. 生态学理论 22-23 3. 可持续发展思想 23 4. 协调发展理论 23-24 5. 循环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24 6. 循环经济建设的原则 24-25 第四节 技术路线、资料收集和研究方法 25-27 1. 技术路线 25 2. 资料收集和整理 25-26 3. 研究方法 26-27 第二章 山东淄博化工区的生态环境压力 27-34 第一节 自然环境概况 27-28 1. 地理位置 27 2. 地形地貌 27 3. 气候 27-28 4. 水文与土壤 28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 28-29 1. 城市发展 28 2. 经济发展 28-29 第三节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分析 29-34 1. 评价标准的建立 29-30 2. 环境现状的各项指标 30-34 第三章 循环经济建设的实证分析 34-41 第一节 齐鲁石化的特点以及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34-37 1. 齐鲁石化特点 34 2. 地表水水质评价 34-36 3. 地下水水质评价 36-37 第二节 齐鲁石化化工区循环经济建设模式研究 37-41 1.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 37-39 2. 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 39 3.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研究 39-41 第四章 淄博石化区循环经济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困难 41-44 第一节 化工区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41-42 1. 企业行为现状 41 2. 政府行为现状 41-42 第二节 化工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难题 42-44 1. 化工企业自身条件的制约 42-43 2. 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制约 43 3. 政府的宏观调控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43-44 第五章 化解发展循环经济制约因素的对策 44-49 第一节 企业层面 44-45 1 创新企业管理体系,培养高技术人才 44 2 调整产业结构,弱化工业功能 44-45 3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45 第二节 政府层面 45-48 1 利用市场机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 45 2 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 45-46 3 加强对化工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 46 4 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 46-47 5 建立绿色核算体系 47 6 发挥政府的宣传导向作用 47 7 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 47 8 充分发挥教育手段的作用 47-48 第三节 公众参与 48-49 1 倡导绿色消费 48 2 强化公众参与 48-49 第六章 小结 49-50 1. 论文主要观点 49 2. 创新之处与不足 49-5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50-54 致谢 54-55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5
|
相似论文
- 云南旅游小镇循环经济建设研究,F592.7
-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物质能利用模式研究,S216
- 煤炭矿区规划环评中的循环经济评价研究,F426.21
- 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模型构建研究,F426.83
-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澳门建筑节能设计研究,TU201.5
-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F301
- 基于ArcEngine的矿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系统研究与建立,X826
-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研究,X799.1
- 我国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对策研究,F205
- 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结构调整、技术改进研究,F426.31
- 煤矿企业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模式研究,F426.21
- 西山煤电集团循环经济供应链体系规划研究,F426.61;F205
- 基于循环经济的火力发电企业的实施对策研究,F205
- A集团生物质能产业链分析与评价,F426.2
- 延平区南坪溪流域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F205
- 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F812.0
-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F812.42
- 循环型社会我国服装再利用消费特征与推进对策研究,F713.2
- 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发展研究,F5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国民经济管理 >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