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论章太炎《伤寒论》研究的特点与成就

作 者: 梁蕾
导 师: 曾凤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医史文献
关键词: 章太炎 《伤寒论》 医学史
分类号: R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近代著名革命家、学者的章太炎先生在医学方面亦颇有建树,尤其对张仲景的《伤寒论》着力甚多。太炎先生运用文献考据的方法,并结合中、西医学知识,对《伤寒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本文通过对其相关论文的分析,探讨了促成太炎先生医学思想尤其是独尊《伤寒论》的思想之因素,论述了太炎先生研究《伤寒论》的成果,包括《伤寒论》文献研究、医学理论及临床运用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一)《伤寒论》著者张仲景和整理者王叔和的时代、生平的考证;(二)《伤寒论》底本及宋本《伤寒论》的流传考证、《伤寒论》之古传本《金匮玉函经》的考证以及对《伤寒论》注本的评价;(三)《伤寒论》文字训诂;(四)《伤寒论》之广义伤寒理论;(五)对《伤寒论》六经和六经病的独特见解;(六)《伤寒论》治法与方药研究;㈦与《伤寒论》相关的中西医汇通思想等。从而比较全面地总结归纳了章太炎先生为弘扬《伤寒论》、促进中医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6
前言  6-7
1 章太炎生平及其医学思想形成的背景  7-10
2 《伤寒论》文献研究  10-34
  2.1 张仲景考证  10-14
    2.1.1 张仲景即张羨考  10-11
    2.1.2 仲景生活时代考  11-12
    2.1.3 仲景籍贯考  12
    2.1.4 仲景医术考  12-13
    2.1.5 仲景与华佗的关系考  13-14
  2.2 王叔和考证  14-16
  2.3 《伤寒论》版本及流传史考证  16-33
    2.3.1 《伤寒论》成书时代考  16-17
    2.3.2 王叔和对《伤寒论》的贡献  17-19
    2.3.3 《伤寒论》底本考  19-23
    2.3.4 宋本《伤寒论》版本来源与流传史考证  23-25
    2.3.5 《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与《伤寒论》的关系  25-27
    2.3.6 《金匮玉函经》考证  27-31
    2.3.7 《伤寒论》各家注本优劣之评判  31-33
  2.4 《伤寒论》词义训诂  33-34
3 《伤寒论》理论研究  34-42
  3.1 广义伤寒说  35-37
  3.2 六经和六经病研究  37-41
    3.2.1 对《伤寒论》六经的认识  37-38
    3.2.2 对《伤寒论》六经病的见解  38-41
  3.3 《伤寒论》治法与方药研究  41-42
4 其他  42-47
  4.1 《伤寒论》学习方法  42-44
  4.2 《伤寒论》研究相关的中西医汇通思想  44-45
  4.3 《伤寒论》研究局限性  45-47
结论  47-49
参考文献  49-58
致谢  58-59
个人简历  59

相似论文

  1. 《伤寒论》虚词“而”与“颇”析义,H141
  2.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祛湿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R289
  3. 《伤寒论》同病异治之治疗原则的研究,R222
  4. 《伤寒论》药对配伍规律的研究,R222
  5. 试论伤寒论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及临床应用,R222
  6. 《伤寒论》方剂的英译研究,R222
  7. 《伤寒论》营卫理论探讨及桂枝汤的应用研究,R222.2
  8. 《伤寒论》调治脾胃的理论研究,R222
  9. 《伤寒论》清法研究,R222
  10. 关联理论与《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对比研究:基于两种译本,H315.9
  11. 《膏蘭室札記》訓詁研究,H13
  12. 陷胸汤类方证治规律及临床应用研究,R289
  13. 《伤寒论》土木相关理论及其在抑郁症辨治中的作用研究,R277.7
  14. 《伤寒论》疼痛辨治的文献研究,R222
  15. 基于穆勒五法的张仲景用方(药)规律研究,R289
  16. 《伤寒论》视频案例库的建立和教学运用,R2-4
  17.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探讨,R289.5
  18. 岭南伤寒汗法的学术探讨,R222.2
  19. 《伤寒论》六经的系统模型本质,R222
  20. 应用耗散结构理论解析《伤寒论》六经体系,R222
  21.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中附子临床应用的规律研究,R22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伤寒、金匮(伤寒杂病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