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用于量子通信的飞秒激光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作 者: 祖宏业
导 师: 于丽
学 校: 北京邮电大学
专 业: 光学
关键词: 超短脉冲 锁模 色散补偿 Cr4+:YAG晶体 超短脉冲测量 光束匹配 像散 光腔稳定性
分类号: TN2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6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超快激光技术的出现和飞速发展,许多研究领域对具有极高峰值功率,极窄脉冲宽度的飞秒光脉冲光源的需求日益增加,Cr4r∶YAG激光器以其独特的谱线发射范围(1.3~1.6um)和具备支持飞秒量级超短脉冲的增益谱宽而倍受关注。本文对用于量子通信的飞秒激光器进行了理论与实验分析。第一章简单介绍了超短脉冲激光器的发展背景及在量子通信方面的应用。第二章对超短脉冲的锁模技术进行讨论,介绍了主动锁模、被动锁模、同步泵浦锁模、碰撞锁模,以及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加成脉冲锁模或耦合腔锁模、自锁模等,锁模技术是产生超短脉冲的关键技术。第三章论述了在Cr4+∶YAG激光器中,用熔融的石英材料制成的棱镜对作为色散补偿元件的一些理论计算和色散分析,得出棱镜对不但可以实现二阶色散的完全补偿,同时三阶色散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从而使脉冲宽度得到进一步压缩。第四章先分析了Cr4r∶YAG晶体的光谱特性、能级结构、速率方程;然后讨论了超短脉冲测量的方法,包括自相关测量的原理与应用及频率分辨光学开关法等测量方法。第五章对我们实验室所采用的激光器光路从光束匹配及激光腔的稳定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由于Cr4+∶YAG晶体的端面呈布儒斯特角切割,从而产生了像散,为了保证谐振腔内高斯模为圆斑,我们采用像散补偿的Z型四镜折叠腔,并详细讨论了各种参数对光路稳定性的影响。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0-19
  1.1 超短脉冲的发展  10-11
    1.1.1 超短脉冲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10-11
  1.2 飞秒脉冲技术  11-16
    1.2.1 飞秒脉冲的产生  11-13
    1.2.2 飞秒脉冲的放大  13-14
    1.2.3 飞秒脉冲的波长变换  14-15
    1.2.4 飞秒脉冲的测量  15
    1.2.5 飞秒脉冲的应用  15-16
  参考文献  16-19
第二章 超短脉冲的锁模  19-31
  2.1 多模激光器的输出特性  19-20
  2.2 锁模的基本原理  20-21
  2.3 锁模的方法  21-27
    2.3.1 主动锁模  21-23
    2.3.2 被动锁模  23-25
    2.3.3 自锁模  25-26
    2.3.4 同步泵浦锁模  26-27
  参考文献  27-31
第三章 激光器的色散补偿  31-38
  3.1 Cr~(4+):YAG激光器的色散补偿技术  31-32
  3.2 棱镜对的色散计算方法  32-35
  3.3 棱镜对的色散分析  35-37
  参考文献  37-38
第四章 Cr~(4+):YAG晶体与超短脉冲的测量  38-50
  4.1 Cr~(4+):YAG晶体特性  38-40
    4.1.1 Cr~(4+):YAG晶体的光谱性能与能级结构  38-39
    4.1.2 Cr~(4+):YAG晶体的速率方程  39-40
    4.1.3 Cr~(4+):YAG的激光特性  40
  4.2 超短脉冲的测量  40-48
    4.2.1 超短激光脉冲测量的基本方法  40-41
    4.2.2 脉冲自相关测量的原理技术  41
    4.2.3 强度自相关  41
    4.2.4 干涉自相关  41-42
    4.2.5 自相关信号的分析  42
    4.2.6 典型脉冲的相关讨论  42-43
    4.2.7 频率分辨光学开关法(FROG)  43-44
    4.2.8 脉冲迭代算法  44-45
    4.2.9 光开关函数  45-46
    4.2.10 偏振光开关法  46
    4.2.11 自衍射光开关法  46-47
    4.2.12 瞬态光栅法  47
    4.2.13 二次谐波法  47-48
    4.2.14 三次谐波法  48
  参考文献  48-50
第五章 实验室采用的激光器光路解析  50-66
  5.1 Cr~(4+):YAG激光器中的光束匹配  50-54
    5.1.1 高斯光束的基本性质  51
    5.1.2 高斯光束的匹配  51-52
    5.1.3 高斯光束通过离焦望远镜系统的变换  52-54
  5.2 Cr~(4+):YAG激光器中谐振腔的稳定性分析  54-65
    5.2.1 简单的两镜光学谐振腔  54-56
    5.2.2 激光腔内的像散分析  56-57
    5.2.3 采用ABCD法进行稳定区域计算  57-59
    5.2.4 稳定区的仿真与分析  59-63
    5.2.5 像散补偿角的确定  63-65
  参考文献  65-6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6-67
致谢  67

相似论文

  1. 像散光学系统中的光束聚焦特性研究,O436
  2. 用高Q腔压窄激光线宽关键技术的研究,TN241
  3. 用于光纤通信及量子通信的飞秒脉冲激光器系统研究,TN248
  4. 高速光通信新型调制方式下EDC技术研究,TN929.1
  5. 全光纤高速时域OCT系统研制,TN253
  6. 飞秒光纤放大器的实验研究,TN722
  7. 色散补偿技术在WDM系统中的应用研究,TN929.11
  8. 准相位匹配光纤参量放大器平坦性的研究,TN722
  9.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利用相敏光放大器补偿偏振模色散的研究,TN929.11
  10. WDM光传输系统中的色散补偿与四波混频抑制研究,TN929.1
  11. 10Gb/s WDM-PON系统色散补偿性能研究,TN929.1
  12. 偏振模色散补偿的搜索和跟踪算法研究,TN929.11
  13. 硅光波导及器件结构的关键技术研究,TN252
  14. 飞秒激光用色散补偿薄膜设计与制备研究,O484.41
  15. 光子晶体光纤色散补偿特性研究,TN253
  16. 光OFDM传输系统的分析与实现,TN919.3
  17. 色散补偿光纤模块的研究,TN929.11
  18. 基于液晶的偏振模色散补偿研究,TN929.11
  19. 判决反馈均衡器在光纤通信中应用的研究,TN715
  20. 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补偿的研究,TN929.1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 > 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 > 激光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