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吉林省西部夏季降水与暴雨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作 者: 王雅强
导 师: 吴正方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吉林省西部 夏季降水 暴雨 时空分布规律
分类号: P426.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41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产生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将会是多尺度和多层次的,气候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发挥作用。气候变化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全球和各地区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人类社会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随其地理位置、时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条件而变化,所以应该加强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了解本区气候变化特点,这对于制定区域发展政策、进行生态建设将起着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以吉林省西部地区的五个县市,即白城、通榆、前郭、乾安和长岭为研究区域,利用五个站点的1951-2003年逐日降水数据,结合气象学和水文学的知识,利用MATLAB6.5的小波分析功能,Visual FoxPro6数据库、SPSS统计分析软件、EXCEL以及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对该区夏季降水的多年平均状况和暴雨时空分布规律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并根据暴雨的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关的抗洪防洪措施。该区属于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研究夏季降水特征对于做好工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该区气候的显著特点是降水不足,年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季多雨,且多以暴雨、阵雨的形式降落,形成洪水流走,暴雨过后常发生干旱。正是由于年际降水量分配不均,使年内旱、涝灾害相间发生,但旱灾要远远严重于涝灾,基本上是十年九旱,也正是因为如此,长期以来防洪意识疏忽,缺少防洪措施,致使在暴雨洪水来临时损失严重。因此找出本区降水的变化规律,为防洪做出理论上的依据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国内对吉林省西部地区做出的成果多数是研究本区干旱治理,对于降水的均值及极端降水事件即暴雨的研究还很少。论文统计及研究结果表明:半个世纪以来该区夏季平均降水量为301mm,降水总趋势是稳中有降,年内降水以7月最多,空间上以位于最南部的长岭降水最多,最西部的白城降水最少。50年代、60年代、80年代为相对多雨期,70年代和90年代为少雨期,未来短时间内仍以旱灾为主,但是洪灾也不可忽视。从五个站点以及整个西部的小波分析图看出夏季降水均表现出明显的准22年多雨少雨长周期振荡以及11—12年较长周期震荡,这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双周期和单周期恰好吻合,这也验证了太阳黑子双周期为自然灾害多发期这一说法。在长周期中又有3年左右的甚低频波动;且各个尺度的周期都有变短的趋势。从22年尺度看,该区的两个多雨期分别是1960-1973年和1987-2000年,1959年之前、1974-1986和2001年之后为三个干旱期,而目前正处于长周期内的少雨时期,干湿期变化有四个突变点,分别是1959年、1973年、1986年和2000年。从11-12年尺度看,目前也处于少雨期,所以今后11-12年内该区仍应做好抗旱工作。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1 绪论  9-15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9-10
    1.1.1 问题的提出  9
    1.1.2 研究背景  9-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3
    1.2.1 降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2
    1.2.2 暴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3
  1.3 研究意义与目标  13-15
    1.3.1 研究意义  13-14
    1.3.2 研究目标  14-15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5-18
  2.1 研究区概况  15
    2.1.1 气候特征  15
    2.1.2 地貌特征  15
  2.2 研究方法  15-18
    2.2.1 数据选取  15-16
    2.2.2 研究方法  16-18
3 夏季降水规律分析  18-25
  3.1 年内变化分析  18
  3.2 年际变化分析  18-19
  3.3 年代际干湿期变化分析  19-20
  3.4 周期和突变点分析  20-25
    3.4.1 周期分析  20-21
    3.4.2 突变点分析  21-25
4 暴雨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25-30
  4.1 暴雨的统计标准  25
  4.2 暴雨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25-26
  4.3 暴雨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26-27
  4.4 大暴雨的年际年内分布特征  27-28
  4.5 暴雨频率分析  28-30
    4.5.1 暴雨频率的计算方法  28
    4.5.2 研究区暴雨频率分析  28-30
5 暴雨灾害及其应对政策  30-32
  5.1 暴雨灾害  30
  5.2 应对政策  30-32
6 结论与讨论  32-34
参考文献  34-37
致 谢  37-38

相似论文

  1. 基于卫星云图的强对流云团监测及预警研究,TP399-C3
  2. 山区暴雨泥石流预报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P642.23
  3. 一次秋季台风暴雨的机制研究,P458.121.1
  4. 两类暴雨数值预报不确定性及集合预报方法研究,P456.7
  5. 登陆台风“罗莎”中云物理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P426.51
  6. 台风引发温州市斜坡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P694
  7. 淮河流域暴雨时空演变特征及灾害风险评估,P426.616
  8. 济南市城市化进程中的水文循环演变研究,P339
  9. 北京市设计暴雨雨型分析,TU992
  10. 呼和浩特暴雨成因及诊断分析,P458.121.1
  11. 陕西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变化情景分析,P467
  12. 长江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与前期全球海温场的相关分析,P458.121.1
  13. 基于突变理论的冰雹云预测研究,P426.64
  14. 城市化对济南市暴雨洪水的影响及其洪水模拟研究,P333.2
  15. 上海市地下轨道交通暴雨内涝脆弱性研究,P426.616
  16. 基于GIS的城市暴雨积水模拟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P426.616
  17. 基于MATLAB的暴雨强度公式参数推求,TU992.02
  18. 卫星红外云图与可见光云图融合方法研究,TP391.41
  19. 济南城区雨水资源化技术方案研究,TV213.9
  20.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效应高分辨率模拟研究,P461.8
  21. 基于下垫面条件扰动的中尺度集合预报研究,P456.7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气象学) > 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 > 水汽、凝结和降水 > 降水 > 液态降水(降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