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建筑评论的现状研究

作 者: 刘冬梅
导 师: 张卫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建筑评论 评论标准 焦点事件 现状特征 大众
分类号: TU-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9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我们谈论建筑创作时,就一定会想起建筑评论。创作的繁荣有赖于理论的建树和思想的活跃,有赖于历史的比较、分析和研究。建筑评论是整个建筑文化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对建筑创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能对建筑创作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具有引导作用,有助于增强建筑师的创作思维能力,有利用于建筑创作设计的优胜劣汰,同时也有利于全社会建筑科学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为建筑创作设计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外部环境。近些年来,建筑评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开展建筑评论的途径也在不断增多,影响在逐渐扩大。从评论的主体来看,有建筑学家,有其他的艺术家,有广大的业主,当然还有普通大众。建筑评论开展的阵营,除了专业的学术期刊,还有日常生活里的各种传媒,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网络的发展为建筑评论的兴起,提供了新的平台。建筑评论的繁荣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要有切磋讨论的宽松环境,要有一大批热心于此的评论者,而这一切正在往好的方面发展。中国建筑评论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焦点事件而进入人们的视线,这和中国大规模的建筑活动的神经是紧密相连的。而同时热心建筑评论的专家也在积极地探索评论的标准和规范。总的来说,中国建筑评论虽然不是用同一个声音在说话,但影响却是在逐渐扩大的。面对这些可喜变化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建筑评论在理论和哲学思维上的先天不足,以及现代建筑市场和建筑教育中过于功利的思想状态。就世界而言,建筑评论与建筑创作一样,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传统的价值体系在逐渐被消解,建筑评论面向大众的敞开,这是一个评论的时代。但对此,专业的建筑评论务必得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建筑的发展起到督导作用。扎根于建筑实践的土壤里,走面向大众开展的路线,期待中国建筑理论体系的建构,期待有影响力的中国建筑评论家的出现!

全文目录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4-5
摘要  5-6
Abstract  6-11
插图索引  11-15
第1章 绪论  15-18
  1.1 选题背景  15-16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17
  1.3 研究框架  17-18
第2章 中国建筑评论的发展概况  18-30
  2.1 中国近代时期的建筑意识和建筑评论  18-23
    2.1.1 西方建筑传入的困惑  19-20
    2.1.2 迈向现代主义的彷徨  20-22
    2.1.3 初次民族形式的讨论  22-23
  2.2 新中国成立后建筑评论的发展  23-30
    2.2.1 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的探索  24-26
    2.2.2 “十大建筑”引发的大讨论  26-29
    2.2.3 80 年代突破政治坚冰的理论繁荣  29-30
第3章 当下中国建筑评论开展的途径  30-47
  3.1 多方位的评论阵营  30-37
    3.1.1 专业的建筑期刊  31-34
    3.1.2 面向大众的媒体  34-35
    3.1.3 快速传播的网络  35-37
  3.2 多元化的评论主体  37-47
    3.2.1 专家的呼唤  38-40
    3.2.2 其他艺术家的视角  40-42
    3.2.3 公众的参与  42-45
    3.2.4 业主的要求  45-47
第4章 中国建筑评论现状的特征  47-70
  4.1 关注建筑焦点探索建筑本质  47-54
    4.1.1 聚焦欧陆风  48-50
    4.1.2 争鸣国家大剧院  50-52
    4.1.3 再认识建筑本质  52-54
  4.2 积极探索不懈寻求评论标准和规范  54-60
    4.2.1 重视建筑评论的实用性和理想性  54-55
    4.2.2 探究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的互动性  55-57
    4.2.3 认识建筑评论的复杂性和多重性  57-59
    4.2.4 呼唤建筑评论标准和规范的权威性  59-60
  4.3 从业内到业外不断扩大影响  60-65
    4.3.1 评论主体和受众的扩大  60-62
    4.3.2 建筑大事件带来评论大视野  62-63
    4.3.3 迎接新时代  63-65
  4.4 困境不容忽视期待有影响力的中国评论家  65-70
    4.4.1 思维方式的缺陷  65-66
    4.4.2 建筑评论和建筑设计建筑理论的脱节  66-67
    4.4.3 建筑教育过于功利的实用性  67-70
第5章 西方建筑评论发展概况  70-80
  5.1 西方建筑评论发展溯源  70-74
  5.2 西方建筑评论杂志和评论队伍  74-76
  5.3 当代西方建筑评论的主要特征  76-78
  5.4 向西方建筑评论学习  78-80
第6章 中国建筑评论的发展趋势  80-86
  6.1 在困境中不断前进  80-84
    6.1.1 扎根创作走向理论升华  81-82
    6.1.2 面向大众普及建筑知识  82-84
  6.2 逐步融入世界  84-86
结论  86-88
参考文献  88-91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1-92
致谢  92

相似论文

  1.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2.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3.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4. 我国大众传播中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现象分析,G80-05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6.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7.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D61
  8.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9. 高等教育大众化现状下财政投入紧张的研究,G647.5
  10.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11. 大众标注及其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G258.6
  12. 大众传媒对草根慈善组织发展的作用,D632.9
  13. 论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作用,G206.3
  14. 作为大众审美文化的选秀现象,G222
  15. 全球化视域中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建设,G122
  16. 论网络文学的大众化及其表征,I206.7
  17. 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A841
  18. 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61
  19. 关于上海城市改造的新闻生产分析,G212
  20. 大众媒介公共性研究,G206
  21. 大众生产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F27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