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垃圾填埋场厌氧—准好氧运行的实验研究

作 者: 洪大林
导 师: 刘丹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市政工程
关键词: 厌氧─准好氧 稳定化 室内模拟 自适应预测
分类号: X7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45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以模拟实验为基础,探讨厌氧—准好氧填埋场稳定化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在与准好氧填埋对比的基础上确定厌氧—准好氧填埋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并尝试采用时延神经Chebyshev正交多项式自适应法对厌氧—准好氧填埋场的COD进行预测,进而评估厌氧—准好氧填埋场的稳定程度。 室内模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模拟柱稳定后期运行方式的改变可以明显改善垃圾降解,加速渗滤液中有机物污染物的衰减,提高沉降速度,促进填埋场的稳定。改变运行方式3个月后,渗滤液氨氮浓度由1781.27mg/L迅速下降到38.03mg/L;COD浓度由5000mg/L左右下降至2500mg/L左右;填埋场地总沉降量占垃圾初始填埋高度的比例提高了5.81%。另外,垃圾的初始压实密度对填埋场的沉降有直接的影响;而渗滤液收集管管径对渗滤液水量及氨氮的去除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发现,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氨氮浓度的衰减符合一级反应过程,且衰减系数随时间不断减小:而COD浓度的衰减不符合一级反应过程。厌氧—准好氧填埋及准好氧填埋稳定后期的主要问题是渗滤液中COD处理的问题,在室内模拟条件下,可以将渗滤液COD浓度作为这两类填埋场达到稳定状态的重要指标。采用时延神经Chebyshev正交多项式自适应法对准好氧填埋场及厌氧—准好氧填埋场的COD等特征指标进行了预测,进而预测了厌氧—准好氧填埋场的稳定化时间,同时修正了准好氧填埋场的稳定化标准。 论文的研究是对厌氧—准好氧填埋的一次有益尝试,实验结果对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及准好氧填埋场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8-17
  1.1 问题的提出  8-12
    1.1.1 卫生填埋技术的发展  8-10
    1.1.2 传统厌氧填埋场  10
    1.1.3 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10-11
    1.1.4 准好氧填埋场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5
    1.2.1 国内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研究  12-14
    1.2.2 国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研究  14-15
  1.3 论文的选题、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7
    1.3.1 论文选题  15
    1.3.2 研究方法及内容  15-16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17
第二章 厌氧─准好氧填埋场垃圾降解机理研究  17-28
  2.1 填埋垃圾的组成及特点  17-18
  2.2 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概述  18-21
    2.2.1 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18
    2.2.2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垃圾降解机理  18-19
    2.2.3 影响填埋垃圾降解的因素  19-21
  2.3 准好氧填埋场概述  21-26
    2.3.1 准好氧填埋场的结构  21-22
    2.3.2 准好氧填埋场的运行模式  22-23
    2.3.3 准好氧填埋场垃圾降解机理  23-26
    2.3.4 循环式准好氧填埋场垃圾降解机理  26
  2.4 厌氧─准好氧填埋垃圾降解机理初探  26-28
第三章 厌氧─准好氧填埋的室内模拟研究  28-49
  3.1 实验概况  28-30
    3.1.1 实验目的  28
    3.1.2 实验装置  28-29
    3.1.3 实验垃圾样品及装填  29
    3.1.4 实验监测指标及方法  29-30
  3.2 模拟填埋场渗滤液特征指标监测结果分析  30-43
    3.2.1 渗滤液产量分析  31-33
    3.2.2 渗滤液水质特征指标分析  33-43
  3.3 固相垃圾监测结果分析  43-47
    3.3.1 模拟填埋场固相垃圾降解特性分析  43-44
    3.3.2 模拟填埋场沉降规律研究  44-46
    3.3.3 模拟填埋场垃圾体温度变化趋势及分析  46-47
  3.4 本章小结  47-49
第四章 模拟厌氧─准好氧填埋场稳定化的初步探讨  49-63
  4.1 厌氧─准好氧填埋场稳定化评价指标体系  49-52
    4.1.1 稳定化评价指标的的选取原则  49
    4.1.2 厌氧─准好氧填埋场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9-50
    4.1.3 厌氧─准好氧填埋场稳定化评价标准的确定  50-52
  4.2 厌氧─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有机物浓度预测  52-63
    4.2.1 指数预测  52-54
    4.2.2 时延神经 Chebyshev正交多项式自适应预测  54-63
第五章 结论  63-64
致谢  64-65
参考文献  65-70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0

相似论文

  1. 水泥固化工业污泥制备免烧砖及其经济技术分析,X703
  2. 基于网络流量数据特征分析的预测技术研究,TP393.06
  3. 幂等完备化与M-V构造的保持问题,O154
  4. 含钪铝镁合金冷轧变形和退火组织及织构研究,TG146.22
  5. 模拟焚烧烟气对焚烧飞灰加速碳酸化效果的影响研究,X701
  6. 船用钢海水腐蚀与检测研究,TG174
  7. 微乳液法制备氧化锆粉体及其部分稳定化研究,TB383.1
  8. 氧化物功能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Q174.75
  9. 半水硫酸钙晶须的稳定化研究,TQ177.31
  10. 平面弹性力学问题的低阶混合元法的稳定化,O343.1
  11. 两类椭圆型方程的混合有限元方法及超收敛分析,O241.82
  12. 二阶椭圆混合元问题的稳定化方法,O241.82
  13. PAN纤维热稳定化过程中化学结构形成与温度依赖性的研究,TQ342.31
  14. 对流扩散方程的一种稳定化间断有限元方法,O241.82
  15. 小麦胚芽在线稳定化技术研究,TS221
  16. 南京水阁有机废弃物处理场1号填埋库区封场工程设计,X70
  17.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铝纳米粉体及稳定化的工艺研究,TB383.1
  18. 三维Stokes方程的P2-P1元及P2-P2元的稳定化方法,O241.82
  19. 米糠的微波稳定化及其油脂和蛋白质的提取研究,TS210.9
  20. 室内模拟实验研究AZ91D镁合金的腐蚀行为,TG172.3
  21. 小直径壁井超声成像系统的研究与实现,TP391.4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